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格”就是“风格”!

(2006-08-22 16:52:18)
分类: 杂文段子
  很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准了在哪家理发店理发,就总去哪家,时间长了,店里会推出贵宾服务,即所谓办卡打折,但卡办了,当自己美滋滋以为得了多大实惠的时候,却出问题了,有一天再去理发店理发,却发现理发店突然地关门了,店主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任你再怎么抱怨卡里还有多少多少钱没花,受骗上当终成事实,损失再也追不回来了。
  这是最让人郁闷的事儿,我碰到过两次,一次是理发,另一次是理发兼美容。当然这和我自己有关,一是我的耳根子太软,经不得店家蛊惑,二是我并非那种频繁消费的好顾客,我总是想起来才去,或者即便想起来而懒得去,人家一张卡不久就消费完了,我的一张卡一用却没有时日,所以,我之被忽悠最终受损失完全是咎由自取,现在竞争那么激烈,我怎么有理由让人家因为我的不消费而硬撑着,或者人家找到更好一些的店面能赚更多的钱而让人家因为自己的没有消费完而放弃?!所以,两次情况发生的时候,转回家来,家人问,头发怎么没理?我就只能撇撇嘴嘟囔两句了事,尽管心里别扭得要命。
  不过,今天我遇到意外了。怎么回事呢?呵,要说明白这事儿,至少得从十年前说起。那天在单位,突然想起头发该整整了,一位同事就建议,去安外“风格”吧,那里管设计,手艺不错,也不贵。于是我去了,一条长辫子被设计烫了散开披在肩上,土妞儿变“洋”了,我因此喜欢上了“风格”,倒不是因为我“洋”了,而是他们的设计的确适合我。这样过了几年,我成了“风格”老顾客。

“风格”就是“风格”!

“风格”贵宾卡,就是这一张卡,演绎出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如今,卡已被店家收回,“风格”也成历史。

  大约是2000年吧?再次去“风格”,发型又一番变化之后,店家说,我们店现在搞活动,老顾客办贵宾卡可享受八折优惠,也就是八百块钱办卡,可按1000元消费,并且一张卡可全家用,机会难得,您还不办一张?哦?这倒是好事儿!我由衷地说,心算同时进行,理一次发三十元,八百元能理多少次?人一般一年理发多少次?一张卡一家三口人多长时间能用完?……我想,如果我是个算盘,我那时一定噼啪作响。不过,我的心算再快,也不如店家小姑娘阿姨阿姨叫得快,我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忽悠得飘然欲仙了,手乖乖地就拿出钱夹,钞票乖乖地送进了店主人的腰包。
  卡办了,按说我应该坚持着把卡用完,但我在“新鲜”了几次之后便再也没有去过,因为对于我这样一个懒人来说,骑车子走十几分钟路实在太远了,更何况我家住的那条街上一家理发店“名门”开张了,走路几分钟就到,并且人家可是“名门”,有那装修豪华且宽敞的店堂墙壁上店老板和众多演员及社会名流的合影作证,董文华、蔡国庆、陈红……他们都墙上挂着呢。
  我抱着一试的心态走进“名门”,立刻就被店里漂亮的女服务生热情簇拥着按进座位里,烫还是剪?先洗发吧,师傅现在有客人,您得等一会儿,您喝水吗?要不要按摩一下?……随着女服务员一双纤纤玉手在背上一通拍打按揉,我被服伺得昏昏欲睡。
  朦胧中,一位瘦高的理发师走过来,面带微笑,左看右看,然后问,您想要什么发型?我看您比较适合“沙宣”,您试试吧。“沙宣”?我不明白。噢,“沙宣”我们这儿最拿手,您看,就是这样,这是我得奖时照的。理发师手指工作台上摆着的一张照片说着,现出一脸得意。照片上,一位剪着一头清汤挂面般短发的漂亮女孩儿与理发师并肩站着,手捧奖杯。好漂亮,我说,但我头发自来卷,剪成这样适合吗?理发师看我一眼,笑了,怎么不适合?哦,那会不会保持不住?哪能!放心吧。理发师很自信,我忙点头,好!好!于是,我的一头长发在理发师的剪刀下很快便如风卷残云,脑袋都感觉轻了,短发齐肩,另一种干练,就是两边尖尖的两绺头发有点儿外翘。再一摸后脖根儿,坏了,师傅,师傅,这后面怎么缺一块?这前面这么长,后面咋跟男的似的?这就是“沙宣”?我咋觉得像燕尾?一直静坐任师傅摆弄的我一下子傻了,我那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那一头长发哟!
  师傅并没有因为我的问话而停下工作,他继续着,同时向我解释,这是“沙宣”最经典的一款,您别急,一会儿剪好了,吹一下,感觉就不一样了。啊?还得吹啊!那我天天洗头,不是得天天摆弄吹风机?我的眼睛瞪大了。理发师仍继续着,我的头在他的手里不断地变化着。
  我得承认,理发师的手艺确实不错,好像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儿工夫,我的脑袋就成了一个标准的“沙宣”了。哇,真漂亮!店里的服务生都围上来,七嘴八舌,我的虚荣心顿时冲上了天。大姐,您看,你多适合这发型啊。我忙千恩万谢,是是,谢谢。多少钱?一百六。一边立着的理发师报价。啊?!太贵了吧。虽然虚荣心得到满足,但我还是忍不住差点儿叫起来。一位领班模样的漂亮女孩儿走过来,笑道,大姐,这还贵吗?您理的可是“沙宣”,这价在别的店可没有。并且可不是每一个理发店都能做“沙宣”的。我们这儿的师傅可是获奖的,好多明星都请他做头发呢。您如果觉得贵,办张贵宾卡吧,正好我们店刚开张,现在可以办卡,二千一张。凭卡可半价消费。
  得,我还明星待遇了。办卡?我开始思想斗争,一百六一个脑袋的确太贵了,我不能这么浪费。可是?我抬头,镜子里那个漂亮的“沙宣”看着我。我咧嘴,她也咧嘴;我瞪眼,她也瞪眼……二千一张?太贵吧?便宜点儿成吗?我心一横,开始砍价。最终,我以一千元办了张两千元的贵宾卡,然后逃离,心里百般安慰自己,瞧,不错了,人家照顾了。但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这只是人家的经商策略,再怎么,不还是哄着你掏银子出来?人家设一个套儿,谁让你乖乖地就把脖子伸过去!就这样,为了能够打折,少花那几十块钱,我成了“名门”的客。唉,这事儿说着怎么这么像现如今商场或餐馆里诸如买一百返五十或送多少之类啊?呵呵。
  言归正传,卡办了,我就想当然地“明星待遇”了,当然那“沙宣”我却再也没敢做过,因为我这一头卷发到底不那么听话,一洗头,如果不收拾,东翘西翘的,照一位小朋友的话说,好像一个鸟窝啊。对于这种评价,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忍着,盼着头发快一点儿长起来,于是我的“明星待遇”就成了每次享受,只是凑合修修。而即便如此,慢慢地,我发现,“名门”原有的理发师一个个不见了,新的理发师手艺也差了好大一截。我问店里的服务生,服务生回答,老师傅回上海总部去了。这让人开始怀疑,如今这“名门”,该不会要挂羊头卖狗肉吧?!
  经过近两年时间蓄发,我那被“沙宣”差点儿折腾秃了的后脑勺终于长出了长发,我终于盼到了该好好修修发型的时候了。但是,何去何从?我想起了“风格”,那个早让我忘到了脑后的小店。

“风格”就是“风格”!

“风格”已改名“美丽头发”,这是他们的名片,但我宁愿它还叫“风格”。

  今日顺路,我决定去“风格”,但在那条街上寻了两个来回也没有找到。“风格”没有了吗?凭着记忆,在大致的方位,推开一家叫“美丽头发”的理发店进去,我对一位笑盈盈迎上来的女孩儿说,请问,这里原来是叫“风格”吗?女孩儿点头,对呀,您这是……?噢,理发。环视四周,当目光落在一个坐在椅子上看报纸的男士的身上的时候,长出一口气说。女孩儿说,好,那请随我来,先洗发吧。女孩儿给我洗发,我悄声问,那个坐着看报的男士感觉面熟,是理发师吗?女孩儿被我问得一愣,是啊,怎么了。呵,我忙解释,那师傅给我理过发。哦?女孩儿乐了,他是老师傅,手艺可好了。是是,我忙说。
  不知怎的,这一刻,我突然有种回归的感觉。话也多了,在被领到理发椅上坐好后我说,好久没来这里了,怎么不叫“风格”改叫“美丽头发”了?差点儿没找到……说起来,我是你们这里的老顾客呢,您还给我理过发,同事都说好……好像是为证明我没有说慌,末了我还补充了一句,我这里还有一张卡,好久了,也不知还能不能用?哦?里面还有钱吗?让我看看。理发师好奇。
  说来真巧,那张数年前办的卡居然还在我包里!我拿给理发师看,理发师乐了,说,是我们这儿的,但好几年前的了,不过我们能查,只要你有登记,我们就能查,有钱可照样用!哇,还有这样的好事儿!我一下子有些激动了,忙报姓名。
  一位女孩儿打开一个小柜开始翻找,我急不可待地提醒,往前找,2001?2002?在一阵狂翻之后终于在一个很旧的本子上找到了我的名字,你叫?郝宏丽。我答。单位?中国工人出版社。我再答。联系电话?×××××××××××。我继续。完全正确!女孩儿叫起来,像电视节目“开心辞典”里考官王小丫为答对的参赛者欢呼一样。大姐,恭喜您,您的卡里还有……,您可以继续使用。

“风格”就是“风格”!

我要走了,在收银台前付费办新卡,“风格”老卡要被收回。我忙拍照作纪念,理发师见状凑过来,我说,师傅,今天太多意外,给你也照一张吧。于是理发师就摆了这个“POSS”。

  这可真是意外中的意外!首先能找到改了名的“风格”是意外,其次数年前就给我理过发的理发师居然还在是意外,再次,数次遭遇“人去楼空”受到损失的我本以为被这家小店忽悠了再正常不过连想都懒得再想,猛然间却发现,人家好一个信誉了得,您说,是不是意外中的意外?理发师根据我的脸型重新设计并整理了发型,我满意地站起来,怀着一颗感动和感激的心,服务生适时向我推荐,您卡里的钱不多了,要不要再办一张?小女生一忽悠,哈,我又“风格”了。不过,这一次我心里有谱儿,“风格”就是“风格”!“风格”就是“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