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谈天说地感悟随笔 |
分类: 杂文段子 |

汽车驶进加拿大,越向纵深处行,越感到一片荒芜。
在美国时,我们常议论街上的行人如何少,到了加拿大,才真正发现美国人口原来如此多。
或许因为人少吧,望着匆匆闪向身后的田野、树木、草地和偶尔一两处民宅,竟生出些许感叹:地真多!柴禾真多!真安静!风景真天然!但人呢?
同行的朋友调侃:撒几个村子的人到这儿,影儿都找不到。
我说:何止。
想一想,是的呀,撒一个北京过去,怕也见不到影儿哟!于是我们算数,中国14亿、美国2亿、加拿大3000万,正好一个等比台阶,49∶7∶1。
哈哈,那我儿子的班,40多人,放到加拿大,没人了。一个150人的单位,撒过来,变3人了。我惊呼。
车里的人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不成不成,还想让闺女过来呢,来了和谁说话呀!一位女同志越看越不对劲,头摇成了拨浪鼓儿。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知我要去加拿大,不无激动地邀我:一定到我这儿来啊,整天光听着鸟叫,就是见不到活物儿,快憋死我了!我当时还想,好你呀,朋友几年不见,就当我是活物儿啊,真是得便宜卖乖!现在实地一看,朋友真的有点儿冤了。
几个小时的车程,窗外一成不变的树木、草地,兴奋劲儿过去的人们,开始晕晕欲睡。
这还玩儿什么呀,满眼全一个模样!我有些烦躁,冲着家人生气。
不急不急,风景这边独好!家人卖起了关子。
车载录音机放的音乐,不知重复了多少遍,日过正午的时候,汽车在一个小镇停下。
真好,终于有人了!有人真好!
说是有人,其实街上也不过星星点点的几个游人。
下得车来,活动一下四肢,人们又活跃起来。快看,湖,好大的湖!
对!是湖。加拿大的千岛湖(Thousands Inland)!
这千岛湖,也因水库而形成,与国内千岛湖不同的是,它的所谓千岛,是实实在在的1000个有居民居住的小岛。也就是说,不论面积大小,每个岛上,都一定有人居住。
因为游人不多,每一班游船间隔时间都比较长,所以我们只能等。
码头很小,用原木板修成。湖边,树荫下,几条原木长椅上,稀稀松松地坐着些等候的游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相貌特征,真有一种“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感觉。
这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蓝蓝的天,碧波荡漾的湖面,一座座浮在湖面上的小岛,悠哉悠哉飞来游去的雪白的海鸥,草地上旁若无人嘻戏的松鼠,童话般静态的白色湖边小屋,以绿油油的草地和树木托着,别有一种意境。
几个印度人在我们旁边的长椅上坐下,“呼呼拉拉”就拉开了阵式,Cooler拿出来,大大小小的家活儿摆了一片,顷刻间咖哩饭做好了。我见不得印度人手抓咖哩饭的样子,转身向湖边走去……
船终于来了,赏足了风景的人们开始上船。
同船的,除了我们十几个同行者外,还有几家中国人,一看便知是子女陪来探亲的父母游玩儿的。
真是风景这边独秀!
迎着清清爽爽的风,游船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稳稳地行着,小镇渐渐地落在身后,船过处,湖面泛起阵阵波浪,拖着长长的尾巴,辐射向远方。
刚上船时还就坐的游人,激动起来,纷纷离开座位,举起了相机。
船在小岛间穿行,一个个有着住家的小岛从我们眼前飘过。
顽石、树木、别致的独立House、小院、小码头,构成了湖面上一个个世外桃园。啊,真美,我陶醉了。
小岛,千变万化,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每一座House前,都高高地飘扬着一面国旗,加拿大的、美国的、英国的、日本的……国旗,表明了小岛主人的原籍。一个个小岛,仿佛一个个国家。
渐渐地,我心中竟有些怅然。景色再美,可那是人家的啊。
船在湖面上漂了一个多小时,划过一个大大的弧线,绕过一座岛屿继续前行。
红旗!红旗!快看,五星红旗!
突然间,我眼睛一亮,在船头的侧前方,一个渐渐靠近的小极了的小岛上空,高高地飘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忘了自己是在游船上,忘了身边还有许多陌生人,兴奋地大叫起来。
船上的人听到我的叫声,目光齐刷刷地射过来,旋即又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望去。
我奔向船边,挤进游人让开的一个小小的缝隙,挥动双臂,冲着小岛大声喊道:老乡,你好!老乡,你好——
小岛的主人正在码头上忙着什么,仿佛听到了喊声,直起身来,向着游船张望。
我迅速举起摄像机,摄下了这一令人激动的画面。
小岛渐渐远去了,消失了,但那面五星红旗、那小岛的主人,以及那小岛上发生的故事,却像谜一样永久地缠绕着我。
在美国时,我们常议论街上的行人如何少,到了加拿大,才真正发现美国人口原来如此多。
或许因为人少吧,望着匆匆闪向身后的田野、树木、草地和偶尔一两处民宅,竟生出些许感叹:地真多!柴禾真多!真安静!风景真天然!但人呢?
同行的朋友调侃:撒几个村子的人到这儿,影儿都找不到。
我说:何止。
想一想,是的呀,撒一个北京过去,怕也见不到影儿哟!于是我们算数,中国14亿、美国2亿、加拿大3000万,正好一个等比台阶,49∶7∶1。
哈哈,那我儿子的班,40多人,放到加拿大,没人了。一个150人的单位,撒过来,变3人了。我惊呼。
车里的人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不成不成,还想让闺女过来呢,来了和谁说话呀!一位女同志越看越不对劲,头摇成了拨浪鼓儿。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知我要去加拿大,不无激动地邀我:一定到我这儿来啊,整天光听着鸟叫,就是见不到活物儿,快憋死我了!我当时还想,好你呀,朋友几年不见,就当我是活物儿啊,真是得便宜卖乖!现在实地一看,朋友真的有点儿冤了。
几个小时的车程,窗外一成不变的树木、草地,兴奋劲儿过去的人们,开始晕晕欲睡。
这还玩儿什么呀,满眼全一个模样!我有些烦躁,冲着家人生气。
不急不急,风景这边独好!家人卖起了关子。
车载录音机放的音乐,不知重复了多少遍,日过正午的时候,汽车在一个小镇停下。
真好,终于有人了!有人真好!
说是有人,其实街上也不过星星点点的几个游人。
下得车来,活动一下四肢,人们又活跃起来。快看,湖,好大的湖!
对!是湖。加拿大的千岛湖(Thousands Inland)!
这千岛湖,也因水库而形成,与国内千岛湖不同的是,它的所谓千岛,是实实在在的1000个有居民居住的小岛。也就是说,不论面积大小,每个岛上,都一定有人居住。
因为游人不多,每一班游船间隔时间都比较长,所以我们只能等。
码头很小,用原木板修成。湖边,树荫下,几条原木长椅上,稀稀松松地坐着些等候的游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相貌特征,真有一种“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感觉。
这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蓝蓝的天,碧波荡漾的湖面,一座座浮在湖面上的小岛,悠哉悠哉飞来游去的雪白的海鸥,草地上旁若无人嘻戏的松鼠,童话般静态的白色湖边小屋,以绿油油的草地和树木托着,别有一种意境。
几个印度人在我们旁边的长椅上坐下,“呼呼拉拉”就拉开了阵式,Cooler拿出来,大大小小的家活儿摆了一片,顷刻间咖哩饭做好了。我见不得印度人手抓咖哩饭的样子,转身向湖边走去……
船终于来了,赏足了风景的人们开始上船。
同船的,除了我们十几个同行者外,还有几家中国人,一看便知是子女陪来探亲的父母游玩儿的。
真是风景这边独秀!
迎着清清爽爽的风,游船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稳稳地行着,小镇渐渐地落在身后,船过处,湖面泛起阵阵波浪,拖着长长的尾巴,辐射向远方。
刚上船时还就坐的游人,激动起来,纷纷离开座位,举起了相机。
船在小岛间穿行,一个个有着住家的小岛从我们眼前飘过。
顽石、树木、别致的独立House、小院、小码头,构成了湖面上一个个世外桃园。啊,真美,我陶醉了。
小岛,千变万化,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每一座House前,都高高地飘扬着一面国旗,加拿大的、美国的、英国的、日本的……国旗,表明了小岛主人的原籍。一个个小岛,仿佛一个个国家。
渐渐地,我心中竟有些怅然。景色再美,可那是人家的啊。
船在湖面上漂了一个多小时,划过一个大大的弧线,绕过一座岛屿继续前行。
红旗!红旗!快看,五星红旗!
突然间,我眼睛一亮,在船头的侧前方,一个渐渐靠近的小极了的小岛上空,高高地飘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忘了自己是在游船上,忘了身边还有许多陌生人,兴奋地大叫起来。
船上的人听到我的叫声,目光齐刷刷地射过来,旋即又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望去。
我奔向船边,挤进游人让开的一个小小的缝隙,挥动双臂,冲着小岛大声喊道:老乡,你好!老乡,你好——
小岛的主人正在码头上忙着什么,仿佛听到了喊声,直起身来,向着游船张望。
我迅速举起摄像机,摄下了这一令人激动的画面。
小岛渐渐远去了,消失了,但那面五星红旗、那小岛的主人,以及那小岛上发生的故事,却像谜一样永久地缠绕着我。
注:本文写于2002年1月。2001年8月,第二次去美国探亲,有幸去了加拿大。我们是开车过去的,从华盛顿,一跑向北,从大瀑布过境,一到加拿大,与美国相比,明显感觉到一些荒凉。加拿大全国人口3000万,且大多沿美加边境线居住,所以,越往里走,人就越少,从她公路两侧无人打理的杂草和那随意生长的林木,你就能感觉到,那多少是劳动力缺泛的结果。千岛湖是加拿大一个旅游胜地,在渥太华西南200多公里的金斯顿附近。它的形成据说可回推到大冰川时期,与大西洋相通,但实际上成为如今的样子,还是和人工水库有关。其大大小小岛屿有1800多个。湖中心的分界线将千岛湖一分为二,南边是美国的纽约州,家家挂美国国旗。北边是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多悬挂加美两国国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