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庙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83~1484年),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水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其建筑群呈宫殿式布局,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四进四院的结构宏阔幽深。
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历经12次修缮,现存建筑主体为明清风格。1963年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伏羲文化的核心载体,庙内先天殿保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像及独特的八卦天花彩绘,太极殿的木雕团龙窗棂为艺术精品。
每年夏至举办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全球华人寻根祭祖。
四进院落对称分布,主体建筑先天殿高悬“一画开天”匾额,象征伏羲创八卦的功绩。
现存37株古柏(象征六十四卦)和唐代古槐,增添历史厚重感。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