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笔记:质疑老邓

(2012-08-03 14:56:37)
标签:

奥运会

男篮

邓华德

曲棍球

阿森纳

国王十字车站

分类: 我爱奥运会
不知不觉,奥运会都已经进入第6比赛日了,时间过得真快,各项比赛也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我每天的睡眠依旧在五六个小时左右,或许还是因为兴奋吧,时间宝贵,毕竟奥运会是4年一届,等结束了再睡个够吧。
中国男篮在这天迎来很重要的一场比赛,对阵老对手澳大利亚队,每年夏天,我们都会跟他们打上很多场热身赛,如果说,我们在奥运会上最熟悉的球队,我想只能是澳大利亚队了。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输了20分,整场比赛,队员们不可谓不拼,王仕鹏的7记三分球命中,给人不少惊喜,而易建联膝盖受伤则令人担心。
接连输给俄罗斯队和澳大利亚队,看完这两场比赛,都会有一种无力感,就是那种脑袋一直被人摁在水里的感觉。就是攻防两端处处受制于对手,特别是与澳大利亚队的这场比赛,显然,澳大利亚人准备充分,对阿联进行了重点照顾,下半场,他几乎连球都接不到,对此,我们缺乏变化,甚至在第四节前5分钟内一分未得,只是依靠孙悦的两罚一中,才打破那节的得分荒。
当时我就在想,按说不应该啊,我们那么了解澳大利亚队,之前还去他们那打过两场热身赛,虽然都输了,但也不至于被他们打得那么惨,你说,实力上有差距,的确,但这样毫无希望地输掉比赛,多少让人沮丧,可以想象,球队的信心和士气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令我没想到的是,赛后,我居然成了新闻的主角之一,另一位主角自然是主教练邓华德。赛后的发布会结束后,中国媒体照例对邓华德进行群访。我问了一个问题:可以说我们赛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吗?因为在比赛中,我们处处受制,之前有没有准备什么预案来应对?
没想到,邓华德上来就说:不要不尊重我的球员,别这么做……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问题完全没有不尊重球员的意思,而是想知道,邓华德在赛前有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如果有,为什么在场上如此被动时,球队缺乏变化,你肯定知道对方会对易建联重点照顾,那你有没有准备什么应对措施。
我不是教练,我不懂,所以我要问。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我是想到了孙凤武,之前中国女篮打克罗地亚女篮,孙凤武发现盯人不行,马上在场上决定换二三联防,效果很好,赛后,他也说了,这是他准备比赛的一种方法,所以,我也想知道,邓华德是如何准备比赛了,如果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也许会输,但不会输得这样没脾气吧。
回想起2010年世锦赛,中国男篮只赢了科特迪瓦一场比赛,但输给希腊、俄罗斯、立陶宛这些强队的过程,至少是令大家满意的,那确实是实力的差距。
这不是邓华德第一次在回答问题时转移矛盾,表明看起来,他是在维护球员,但实际上是逃避自己的责任。自他上任以来,3年里,打过不少交道,采访也做过无数次,也大概明白他的套路,所以,我也懒得跟他争辩。这也不是lost in translation的问题,因为在之后,他之后也回答我的问题:我们准备得很好,要不然也不能在第一节跟这么强的对手打成22比21。
我和邓华德没有个人恩怨,2010年,他上任的第二天,我就飞到了上海,对他进行了家访。我也不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这几年来,我对他的能力有过怀疑,但从来没有骂过他,很多时候,我更像是挺邓派,因为在我看来,在中国男篮的困难时期,他敢于接手并完成了比赛任务,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而在接受采访时,邓华德像一个演说家,他的确很厉害,说的话永远让你听起来很有道理,当然,如果是对他的质疑,他的回答就会变得圆滑,顾左右而言他,经不起琢磨。一言以概之,一到敏感问题,他就玩虚的。
在我提问之前,邓华德就说了,我对队员的表现很满意,他们很拼。上来就先保护队员,这一点很好,很有主教练的样子,接下去就开始撇清自己的关系了:我们现在就是这种水平,没办法,我已经带来了最好的12名队员了。当有人问,是不是身体对抗不行时,他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的确如此啊,我们的身体对抗确实不如人家,我们就是这种水平。
这些都是原因,但不是输20分的原因,邓华德说是保护队员,这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队员身上吗?我相信,所有对比赛过程感到失望的人都不会相信,我们和澳大利亚队的真实差距是20分。看看邓华德说的这些话吧,只要是输球,都可以拿出来说一遍的,不信你试试,总之,无论输给谁,都是我们实力不行。所以,我想知道的就是这场比赛到底是怎么回事,队员们拼了,教练组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第四节前半段一分未得,一点办法都没有。
和邓华德这个小插曲,各大网站也都报道了,什么记者一个提问惹火邓华德,有些夸张啦,他倒也没发火啦,什么事情到了网上,都会被扩大化。这件事也不会影响我接下去的工作,本来就是我们之间就是工作关系,我会继续保持职业,客观公正地报道比赛。
下午没事,抽空去看了曲棍球的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到现场看曲棍球比赛,伦敦奥运会的临时场馆真不少,曲棍球场也是一个大铁架子,露天比赛,感觉很好,蓝色的场地,周围是紫色的配色,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赶上了中国女曲和荷兰女曲的最后一点时间,最终,咱们0比1输了。给我感触很深的是,两队都列队绕场跑了一圈,向来到现场的球迷表示感谢,而所有人都起立鼓掌,场面非常和谐,非常奥林匹克。我对曲棍球这项运动的好感一下就提升了很多,这项运动也确实让人感觉到贵族气质。
后一场是德国女曲和南非女曲,我留下看了上半场,开场前,有喷头往场地里浇水,一道道彩虹就出现在曲棍球场地里了,真是一道美景。作为德国NC粉,除了中国,我还真是很支持德国的各个运动队,当德国女曲在上半场得分时,我显得很兴奋。因为要赶去阿森纳酋长球场参加一个活动,只看了半场就撤了,有些遗憾,但之后几天有机会,我还会去看曲棍球比赛的。
在来伦敦前,我就计划着去阿森纳、托特纳姆热刺和切尔西的主场转转,碰巧有个机会,去酋长球场看看。从阿森纳地铁站出来,走两步就到了,非常方便,没有比赛,这是一个很安静的街区,球迷商店的招牌人物已经换成了波多尔斯基,这让我感到高兴,一个德国人要想政府英格兰球迷,会很不容易的,之前也就克林斯曼做到过吧,希望波多尔斯基能在阿森纳取得成功。
参加的活动是在酋长球场的钻石会员俱乐部举行,作为一个屌丝,能进到那里参观一下就很不错了,还能在里面吃饭,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国外俱乐部给高端球迷提供的服务真是不错,他们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座位、衣柜,边看球边谈事儿什么的,挺好。之前在华盛顿采访,也参观过奇才主场的高级会员俱乐部,感觉差不多,中国俱乐部可以学习一下,当然,前提是要有这样的体育场馆,有这样的硬件设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