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旅组学前教育教研小组集体备课(二)歌曲《花非花》课堂结构设置分析

(2014-11-20 16:36:24)
分类: 教研组活动

项目名称

一课时课堂结构设置分析

项目负责人

张秀琴

活动时间

2014.11.20

活动地点

艺旅组办公室

活动主题

歌曲《花非花》一课时教学目标

培训者(资质)

林中厦

参加对象(人数)及参与率

 

艺术组7人(1人产假)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及进程

一、课时结构设置分析

(一)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课堂结构设置:

1.发声练习2.导入3.新授4.学生展示5.作业布置

(三)教学课堂结构设置的时间和依据

二、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课堂结构设置,提出看法,分析依据。

三、集体讨论

四、整合不同意见,达成统一认识,确定教学课堂结构。

 

签到栏

(可附页)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

                             时间:2014.11.17

 

 

 

 

歌曲《花非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熟练演唱艺术歌曲的基础上,体验、感受音乐,享受学习声乐的乐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欣赏、体验、对比、练习、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

3.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表达,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具:钢琴、教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拓展知识面,理论指导实践,学会运用演唱方法于歌唱中。

流程:1.发声练习2.导入3.新授4.学生展示5.作业布置

一、发声训练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时间为8分钟,本环节为声乐训练的一般步骤,为歌曲的演唱打开喉咙,为声乐训练做好准备)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二、提问导入:1分钟,提问点题)

1.提问:花一直被比喻成美丽、姑娘、爱情,今天我们的歌曲也是以花为主题,它是表达什么情感呢?

2.揭题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花非花》20分钟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分析歌曲在音准、节奏上的难点,为歌曲教学做好铺垫。着重解决歌曲演唱中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同时注意词、曲节奏上的对齐;通过作品介绍形成对歌曲的初步了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歌曲的曲式结构,音乐的表现内容,歌词的情感含义等方面进行解析,这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为歌曲演唱准备充分的情感铺垫。将歌曲的曲式放置于这一环节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掌握歌曲之后能更好地分析歌曲的结构段落,掌握歌曲的曲式特点。)

1.教师范唱,学生体会歌曲意境

2.划拍视唱歌曲,学唱歌曲

3.作品介绍

①词曲作家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晚年闭居洛阳,75岁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戏人》《忆江南》等因形象鲜明,主题深刻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诗中《长恨歌》《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文彩精致的大作,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和著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分明,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②歌曲意境分析:白居易的诗大都以言语浅近,意境显露见长(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但这首《花非花》却颇为朦胧。第一句花非花,雾非雾,就首先给人一种非花似花,非雾似雾的捉摸不定的感觉,可毕竟又似花还是非花,似雾还是非雾。第二句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似在说短暂易逝的梦。但第三四的来如春梦”“去似朝霞,即告诉我们春梦朝霞也是比喻。这种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的比喻,只喻体(用作比喻的物体),而不喻本(被喻之物),确实诗的意境蒙上了一层朦胧色彩。但这首诗的诗意又不是晦涩到不可捉摸的地步,从他同期的,甚至为同一目的而作的《渐简吟可知,《花非花》可能表现的是对一种生活中存在过的,而又很快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与惋惜。该诗节律规整,奇丽缠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

4.艺术处理:

    歌曲抒发了诗的意境,节奏平稳,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那逐级下行,后为平叙的音调,具有谜底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而低趋于平稳,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的结束,其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5.演唱要求:

要蕴涵原诗的意境,字头可软些,同时”“”“这些字唱起来有些绕口,方言区有f-h不分的情况,还要注意字音的准确、清晰。此外,由于歌曲是舒缓的平稳节奏,要控制好气息运用,切记不要唱了,唱了或唱了,这都将有悖愿意。

6.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四、学生展示,评价小结:(10分钟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演唱综合能力)

    1.学生分小组、个人展示,教师指导。

2.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五、作业:1分钟,声乐课作业的布置主要在于让学生课后有练习的空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背歌词、背唱歌曲完整地表达歌曲。)

   课后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准确的呼吸方法,背唱歌曲,认真体会歌曲的含意,准确诠释表达作品。http://s11/mw690/001xpvDEgy6NLcLPipI9a&690

http://s1/mw690/001xpvDEgy6NLcMk6JO50&690

http://s7/mw690/001xpvDEgy6NLcMCS9ga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