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论“剑”
——“硕博人才走基层学实干”活动第五站走进茶乡五山
记者 魏遵明 实习生 冯王军
来源:襄阳日报2013年4月2日
记 者
魏遵明摄
春暖花开,茶香四溢,三月的五山如诗如画。
3月31日,第五届“玉皇剑杯”鄂西北茶王茶艺大赛暨乡村生态旅游节开幕式在五山举行,由《襄阳日报》、团市委、《新襄阳》杂志联合主办的“硕博人才走基层学实干”活动第五站也如约来到五山。
平整的水泥路,嫩绿的杨柳树,潺潺的流水在山谷蜿蜒,一排排灰白相间的乡间民居,整齐划一万亩茶园,25名硕博人才通过参观玉皇剑有机茶园和堰河乡村美景,亲身感受了“秀美茶乡,休闲五山”的魅力和风采。
紧张的一个周日,硕博人才通过拜茶坛、看茶园、访茶农、观茶艺、品新茶,对茶乡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随后的座谈中,硕博人才了解到五山虽有这么丰富宝贵的生态资源,却没有一张闪亮的名片吸引外界的眼球。如何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去,如何把外面的资源引进来,始终是困扰五山发展的两大问题。
五山有5.8万亩茶园,产业特色明显,是湖北省最大茶叶种植乡镇,如何利用好、管理好、发展好这几万亩茶园,对于五山镇和玉皇剑茶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自高新区建设局的胡广平博士在观看了上午的开园仪式后,对茶艺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希望五山镇、玉皇剑能够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表演,以吸引游客,宣传茶文化,传播茶品牌。他建议要深度宣传茶叶种植生产全过程,突出有机茶实实在在的亮点。因为一个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经过论证才能获得肯定。
来自市一医院的赵婷博士对五山的印象非常好——美味佳肴、绿水青山、生态秀美。她认为城市有城市的美,农村有农村的美,在城镇化过程中还是要保持农村的原有风貌。
“硕博人才走基层学实干”活动的发起人陈栋博士从茶缘、茶道、茶香说起,为五山茶企发展提出了“五个创新”的建言:品类创新;企业创新;研发创新;文化创新;合作创新。希望五山茶企能通过创新实现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秀美茶乡第一镇的目标。
专门赶到五山参加硕博人才座谈会的谷城县政府副县长任安强听着硕博人才的建言后频频点头。他表示:“我们就是要把农村做得更像农村。”他同时建议参加活动的硕博人才,到五山或谷城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定点实践基地,为基层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要想五山山更青、水更秀、茶更香、生活更幸福,就少不了人才,离不了智慧。”五山镇党委书记褚春明表示,他们会将硕博人才的好建议逐一落实,同时将通过建立一种联络沟通机制,让人才多到五山论“剑”,为茶乡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智慧源泉。
谈茶论道 建言五山
五山镇的生态基础良好,希望谷城县能把五山镇作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示范工程区来建设开发,并积极向中央、省申报项目资金。
——市水利局副局长、博士后张华
服务能形成口碑,是最好的宣传。五山大做茶旅游文章,思路清晰,建议在做好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提升服务意识。
——南漳县武安镇副镇长、硕士彭胜军
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现在五山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要保护生态资源;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要从根本上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一方面自己要认真摸索,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经验。
——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博士许亮
五山的茶产业无疑是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源,建议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博士王珺
五山大力挖掘茶文化资源,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保持农村的原有风貌。
——市一医院副院长、博士赵婷
在乡村道路两旁修建自行车便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襄阳茶艺表演。
——市政协科长、硕士张灵超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产业转型;挖掘文化资源,定期举行茶文化文艺表演,聘请专业公司策划运行;拓宽营销渠道,把茶品牌推向全国。
——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博士胡广平
谷城县要思考如何在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过程中产生虹吸效应,形成错位发展,在宣传上提炼几句朗朗上口的语句,要有故事、有文化、有创意。建议谷城把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以休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使谷城成为襄阳的后花园。五山可以发挥资源禀赋,率先作为。
——市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博士黄河
五山茶企应努力推进五大创新:一是品类创新,开发襄阳红,提高茶叶利用率;二是企业创新,解放思想,整合资源,打造襄阳高香茶叶集团;三是研发创新,成立玉皇剑茶研究院;四是文化创新,建设襄阳茶文化新村,提升茶乡品位;五是合作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校及其他先进茶乡深入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新模式。
——襄阳日报社副总编辑、博士后陈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