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武汉陈栋
武汉陈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73
  • 关注人气:7,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选“襄阳八景”,引专家市民热议

(2013-03-28 08:08:45)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娱类

评选“襄阳八景”,引专家市民热议

记者 杨明阳 实习生 史帝文

来源:襄阳日报2013年3月27日

    由市旅游局、襄阳日报社发起海选“襄阳八景”,受到受访专家和市民大赞。“20年没有评选过襄阳代表性景区,是时候让襄阳旅游有一批代表性名片了!”3月18日,在市旅游局举办的“襄阳八景”、“襄阳新八景”专家座谈会上,我市著名文史专家李俊勇如是说。市民张先生认为,启动评选正当其时。

新襄阳变迁处处是景

    凤凰温泉、春秋寨、唐城、九天娘娘洞、承恩寺……近两年,一个个新景区不断在襄阳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襄阳人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旅游形式的巨变。

    “每年回襄阳,总觉得家乡在变化,这种感觉可能平日里不太突出,突然有一天,你会惊叹,‘哇!这是我的家吗?’”市民王小姐在谈到襄阳的变化尤其是景区的变化时,喜悦之情跃然脸上。

    “现在评选八景正当其时!”市民张先生认为,如今移步为景,游客纷至沓来,20年前评选的“襄阳十景”反映了那个年代襄阳的变迁,可外地游客循昔日旅游推介已难尽襄阳之美,让其自选景点亦非旅游待客之道,现在评选“襄阳八景”,不仅拿得出,叫得响,还容易形成名牌效应,让来游客有种“不游襄阳八景,等于白来新襄阳”之憾。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颜京利对记者说,自己平日里经常在襄阳四处“晃悠”,通过镜头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襄阳的变化,不少襄阳美景不仅看上去光鲜,更有旅游开发的价值。

定“景”大权放给市民

    在市旅游局与本报《新襄阳》杂志牵头下,邀请了襄阳有代表性的人士组成“专家评审小组”,专家阵容包括:高军、刘克勤、叶植、李俊勇、陈新剑、颜京利等相关评委共13人。

    座谈会定出了取景的三原则:一是“襄阳八景”必须是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二是每一景都要具有完整的意象,可以经常欣赏;三是“襄阳新八景”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根据这些原则,本次评选将分别选取“襄阳八景”及“襄阳新八景”各十六个景,并将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汉江旅游网、《新襄阳》杂志等媒体上公布,供广大读者投票决定。

    本次评选,市民可通过汉江旅游网“襄阳八景”网页进行投票选举,也可通过电话方式进行投票,名单将于近期公布。“景区名气大,但是如果市民投票低,依然有可能落选。”襄阳日报副总编辑陈栋表示,“评选的目的是要选出市民心目中最喜欢,最乐游的景区,以此促进襄阳旅游特别是景区在硬件及服务上进行提档升级,更好地服务市民及游客。”

不论新老景 可游性最关键

    “现在评选襄阳八景,存在很多困惑之处。”过去的襄阳城市规模较小,景点也较分散,老“襄阳十景”也大多是意向性景观。而现在,许多景点开始呈现区域化、板块化、组合化的特征。

    “汉江风光带有夫人城、临汉门、大北门、荆州古治、长门、樊城码头、老街、鱼梁洲……仅这里就已经很多了,但要将其打包整合为一个景点,感觉又太大了。”李俊勇说,汉江风光带的这种问题同时也出现在襄阳城及大岘山等景区,“这是个很矛盾的事情。”

    襄王府、仲宣楼、昭明台、米公祠、习家池……襄阳名景的功能与地位各不相同,如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将其放在一起评比?全国知名三国文化研究专家刘克勤认为,“这是个传统与现代的困惑,很难分出谁高谁低。”

    “许多景区在可游性上不能入选,但是按照历史文化建筑,却必须入选。”市旅游局规划与产业科科长许也笑着说,“评选的关键还是景区的可游性。”现在襄阳处处是景,要想把所有类型的美景都囊括其中,应该评个“襄阳十八景”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