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品牌的前世今生
陈栋
白云悠悠,岁月悠悠,企业演绎传奇,品牌传承梦想。
从南洋兄弟烟草汉口分公司到汉口卷烟总厂,从武汉卷烟厂到黄鹤楼科技园,再到湖北中烟工业园……湖北卷烟制造业演绎的正是传奇与梦想的故事。这是1916年开启的传奇,这是2009年仍在延续的梦想。
黄鹤楼品牌的成长历程与国运兴衰紧密相连
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的黄鹤楼,是江城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古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7建7毁。各代黄鹤楼的风格均不一样: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动工,1985年
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相对如今耸立的这座黄鹤楼,黄鹤楼卷烟品牌的创牌时间要早得多。追溯历史,黄鹤楼牌卷烟创牌比红金龙晚两年,于民国17年(1928)6月注册登记,当时是以10支装硬包黄鹤楼注册,登记号为745号;民国24年(1935),再以联合商标注册形式取得10支装软包黄鹤楼的商标专用权。南洋汉口烟厂开工投产后,以中、低档次标准生产黄鹤楼烟。
据史料记载,民国27年(1938年)前后,黄鹤楼牌卷烟在襄河(襄樊以下汉江流域一带)各埠开始畅销,常有供不应求局面。当年负责襄河一带卷烟销售的王仲英曾多次向南洋兄弟汉口分公司告急,要求加货。
20世纪30年代,黄鹤楼品牌已成为湖北省名优烟之一,在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南洋汉口烟厂停工,黄鹤楼牌卷烟也停止生产上市。抗战胜利后,南洋汉口烟厂复工,但未恢复黄鹤楼卷烟的生产,解放后也一直未加工生产该品牌卷烟。
1983年4月,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厦门召开有全国16家主要烟厂参加的“试创共同牌号混合型香烟会议”,提出要赶超美烟品牌“良友”、“健”牌之后,武汉卷烟厂才决定恢复黄鹤楼牌烟的生产,并将其作为甲级混合型香烟进行配方研制,选用烤、晾、晒烟叶,按比例掺兑,并在加香加料方面进行精细研究。
到1985年8月,黄鹤楼混合型卷烟在全国13家单位、16个牌号的评吸鉴定中,名列前茅。
1996年,黄鹤楼品牌全新上市,成为湖北卷烟制造业重点发展的高档品牌。
黄鹤楼牌卷烟自恢复上市以来,一直作为中、高档卷烟进行配方加工生产,到2003年,已形成一种规格等级、两种卷烟类型和先后生产上市10个产品品种的品迫体系,总销量突破5万箱大关。
特制珍品黄鹤楼是武烟集团成功研制的低焦油、低危害高档卷烟。其中软包珍品黄鹤楼成功实现“双十”目标,即焦油含量为10毫克/支,一氧化碳含量也是10毫克/支。该产品在推广宣传上被独具匠心地赋予浓郁的文化色彩,即“三楚一楼,九州独尊”,悠久的烟史文化与千古名楼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使消费者感受到黄鹤楼品牌卷烟精深的文化底蕴。
2004年伊始,湖北中烟研发人员以当代智慧实现前人创见,重启“南洋烟魁一号”经典配方,纯手工限量包装,使其重新焕发光彩。其“不失本香、淡雅香型、醇和飘逸”体现了中国卷烟从有害到低害、无害的努力方向。
每一个成功品牌后面,都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据史料记载,该配方由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16年礼聘玻利维亚籍首席烟草配方师调配,当时因为生产成本过高而搁浅,空给中国近代卷烟制造史留下一个“奢华的黄金梦想”。如今,黄鹤楼1916重启经典,以9项专利的巨大优势,圆了烟草行业跨越90多年的世纪之梦。百年续香,湖北中烟人创造了一个当代传奇——黄鹤楼1916被誉为“湖北中烟品牌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怀旧经典、浪漫经典、唯美经典、简约经典等黄鹤楼系列规格投放市场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2007年9月,黄鹤楼科技园开园揭牌,为黄鹤楼品牌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慧支持和人才保证,为“天赐淡雅香”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动力。目前,黄鹤楼科技园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外向型创新体系,与国内外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并先后与郑州烟草研究院等6家研究机构共建天然植物烟用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黄鹤楼减害降焦研究院、黄鹤楼现代管理研究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黄鹤楼科技园已吸纳包括4名院士、100余名博导在内的2000余名社会各界人才,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加强新原料、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段等核心技术研究,在原生态烟叶、天然本草香精香料、增香减害型薄片、特色工艺、可调节纵向多圆嘴棒和减害降焦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申请各类专利390多项,其中授权专利179项,新增个性化工序371道,完成焦油量低至1mg的产品储备。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商业品牌的重要支撑。黄鹤楼品牌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巨变。殊不知,这背后,心系国家命运、胸怀远大理想的湖北烟草人,时时刻刻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黄鹤楼品牌承载湖北卷烟制造业的光荣梦想
清朝末年,英商在汉口开设英美烟草公司,在英国人的轰炸式宣传和廉价倾销下,洋烟迅速霸占整个华中、华南香烟市场。1916年,民族资本家简氏兄弟为“提倡国货、挽回权利”,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市场上与英美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16,湖北卷烟制造业的梦想从这里开启。
黄鹤楼1916,湖北卷烟制造业梦想初步实现。
93年前的今天,国难当头,民族工业正在与世界列强做坚苦卓绝的抗争奋争。在洋烟的强势侵略之下,“南洋兄弟”
简照南、简玉阶勇敢地打出了“振兴国货,挽回权利”的响亮口号,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挫败洋烟的阴谋。“南洋烟草公司”也逐步成为民族资本中最大的烟草企业。
弱小的民族烟草企业,在帝国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的发展与壮大。1916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汉口设立分厂,它的生产区在汉阳,烟叶种植在云南。这是武汉卷烟厂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卷烟生产企业之一,开创了“烟草本味、饱满醇厚”的汉烟历史。
1917年,简氏兄弟建成的汉口“南洋大楼”。它见证了“九省通衢”之地的风起云涌,也见证了湖北卷烟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1926年,创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制造厂。
1928年,黄鹤楼牌卷烟正式注册,并开始在各地行销。
1937年,黄鹤楼牌卷烟因抗战爆发停产。
1949年,武汉市军管会接管分公司和制造厂。
1953年,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制造厂成立。
1960年,宇宙烟厂合并到南洋烟厂,南洋烟厂成为武汉市唯一一家烟厂。
1965年,汉口卷烟总厂成立,统辖汉口南洋、湖北襄樊、湖南长沙、郴州、常德五家烟厂。
1968年,汉口卷烟总厂更名为“武汉卷烟厂”。
1983年,黄鹤楼牌卷烟恢复生产。
2001年,红金龙跃居烟草行业36个名优烟之列。
2004年,黄鹤楼1916重启经典,引来世人瞩目。
2005年,红金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称号,黄鹤楼被列入中国高档卷烟“四大天王”。
2006年,黄鹤楼当选为“中国烟草十大梦想品牌”。
2007年,黄鹤楼科技园开园揭牌,黄鹤楼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并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评价为“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的代表。
2008年,黄鹤楼淡雅香品类项目被烟草行业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于黄鹤楼品牌具有奠基性意义。同时,黄鹤楼入选“中国烟草最具爱心品牌”。
2009年,黄鹤楼工业园奠基,全国烟草行业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开工建设。
……
历史,在饱经沧桑、褪去浮华之后,给后人留下精神图腾般的绝响。实业报国的梦想,富国兴邦的壮志,穿越了90多个春华秋实。
名牌兴业,回报社会;持续改进,永不停步;振兴民族工业,塑造民族大品牌……希望延伸着希望,理想延续着理想。鲜花与掌声,凝聚着湖北烟草人的心血与汗水,也赋予了湖北烟草人开拓的勇气与希望。
2007年,“中国烟草十大梦想品牌”评选活动评委给予黄鹤楼品牌的评语是:“自在黄鹤楼,一览晓天下。今天,黄鹤楼已经成为中国高档香烟的代名词。黄鹤楼1916重启‘南洋烟魁壹号’配方,纯手工限量包装、其‘天赐淡雅香’的品牌内涵深入人心,必将成为中式卷烟的经典品牌。”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黄鹤楼品牌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文化创新与传播工作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6年1月,推出《黄鹤楼周刊》,立志打造中国零售第一传媒;同年6月,隆重推出《黄鹤楼》MV,进一步使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名楼与名烟相得益彰,尽显楚都今昔辉煌。2008年1月,推出中国零售第一网——楼上楼网。2009年1月,推出《读书文摘—经典》杂志,定位于“成功人士的品位读本”……
“情悠悠,黄鹤楼,黄鹤楼,情悠悠。千年盼望,万古绝唱黄鹤楼。”这种宏阔而深邃的意境,便是黄鹤楼品牌文化历程的真实写照。
今天,黄鹤楼品牌已经成为湖北人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明天,她将承载着湖北中烟人的光荣与梦想,行销世界,风行天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