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时代》发刊词:让时代记住我们

(2007-07-08 09:58:30)
分类: 思想类
木东注:在查资料的时候翻起了一篇幼稚但却充满理想情怀的文章,这就是2004年11月8日记者节,我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创办《青年时代》杂志时写的“发刊词”。那时,我们竟然提出“让时代记住我们”的“狂妄”口号。并且,这个口号一直被《青年时代》的办刊者沿用至今。或许,这是校园文人的一种情结,但它更体现出我们对于社会、对于时代的一种期待,也是对杂志内容记录历史的一种期待。幸好,这本杂志的同仁时刻在坚守这些,也许在有些话题上出现偏颇,但总体仍在推进。
 

让时代记住我们

 

本刊编辑部

    《青年时代》创刊了,这显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三年前,当人类的脚步刚刚跨入新世纪时,一份叫《新闻青年》的报纸在喻园诞生了,从此风行校园……
    在校外,有不少朋友称:“《新闻青年》是华中科大的的《南方周末》!”他们羡慕华中科大有如此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如此宽松的话语环境。在校内,很多人说:“《新闻青年》是一面青春的旗帜!”因为在她的字里行间,他们看到了年轻和希望。甚至还有人说:“《新闻青年》的核心组织是校园里的一个精英群体!”因为他们从这个群体身上感受到了思想的伟力。
    不管别人怎么评说,《新闻青年》的成长、壮大确实与学校、学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是在这种支持和帮助下,《青年时代》创刊了,一种血脉的相连和通融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延续。
    《青年时代》与《新闻青年》可谓是孪生兄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引领校园文化主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做一流的校园报刊。现在看来,《新闻青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实现了。虽然《青年时代》才刚刚起步,虽然她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坚信,在一群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时代青年的努力下,她将会走得更远。
    提及青年,人们很快会联想到“激情”和“理性”;谈到时代,人们不经意间会联想到“科学”和“人文”。它们可以说是天平的两端,因此在它们之中寻求到一种永久的平衡,真的不容易。但是,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欢歌,一起哭泣,一起激扬文字,一起笑傲人生,一起去探求天平中间的那个有力支点。因为,我们有一种追求,那就是——科学与人文交融,激情与理性齐飞。
    传媒的功能不止是传达信息,而更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传达民情、倾诉民意。为此,《青年时代》将会走出单纯的新闻圈子,而努力把触角伸向生活,深入社会,努力做到“用社会人的眼光看校园看社会看世界”。
    我们很欣赏红金龙的品牌广告语“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因为我们深知思想折射出的精神魅力。
    我们信奉思想力,重视观点的自由表达,但我们绝不偏离事实和真相。因为我们所倡导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
    我们崇尚批评性,但我们绝不丧失理性和建设性。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批评性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上,并着眼于建设性的。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高举弘扬校园文化的大旗,为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教育出一份微薄之力;作为未来的传媒人,我们应该撞响时代的最强音,无悔青春。因此,我们会为之不懈努力,以创办出一流的刊物,激活灵魂,见证年青,谱写时代!
    在企业树立品牌的进程中,2001年,人们倡导“诚信”,2002年,人们注重“形象”,2003年,人们崇尚“理念”,2004年,人们追求“价值”。我们相信,2005年的人们会推崇“信念”。
    作为年青人,作为《青年时代》的创办者,我们同样拥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时代记住我们!

 

(原载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时代》杂志2004年11月8日创刊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