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奈而有幸地参加华工第一届文科研究生“学术十杰”

(2007-05-17 00:26:47)
分类: 日记类
     木东注:前几天,接到一个硕士师妹的电话,说学校要开展一个文科研究生“学术十杰”活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耀副教授喊你参加一下。我说学校里的活动尽量不参加,一是无才,二是没有精力,三是尽量把机会让给需要这些荣誉的人。因为我求职就业等可能不是很需要这类“校园荣誉”。再加上自己觉得对学术还是刚入门(或许从专心写博士论文那天开始的),没有资格谈学术,也没有很远大的学术理想。并且,这个评选要求也比较高,见后面的加分标准便可知道。
    但是,师妹王晶和我是同门(吴系),再三劝导,因为她是院研究生会主席,活动需要人支持,因此我便答应了。她和几个同学很认真,说材料可以帮我写,只要我提供学术作品的目录。当晚,我便把近几年的学术作品目录收集了一下。然后给她们传了过去。后面的工作她们做了,相信在期刊网上搜索那些零碎的东西,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特别是还要对每一篇文章打分,更是复杂至极。对此,我十分感激!也向他们的敬业精神致敬!
    晚上,接到杨怡师妹的一个短信,说“第一轮结果出来了,你入围了,在白云黄鹤上公布了。”由于签版,晚上没来得及细看。签完版回到家后,看到校园网上有这个消息了。于是帖一下。评选结果并不重要,但这却让我看到了与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等同学的差距,学术道路漫长,需要坚定慎行!


第一届文科研究生“学术十杰”初评结果新鲜出炉

时间:2007-5-16 21:51:08   作者:校研会   编辑:惠慧   来源:sunshine   点击:20  
 http://sunshine.hust.edu.cn/ArticleDetail.aspx?id=7184

 

    5月15日晚6点,在校研究生会办公室,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文科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活动第一阶段评选落下帷幕。共有来自管理、新闻、外语、人文等十个文科院系29名博士、硕士生参与评选,最后有22名选手入围第二阶段评选。担任本阶段评委的12名同学由各院系推荐产生。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此次评选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术成果汇总阶段,第二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展示阶段,第三阶段是论文答辩阶段。
    第一阶段评选过程按照原系划分为十个小组,依据学术成果比分排名,每个小组的前三名进入第二阶段比赛。按照评选规则,每个小组的前三名中,至少有一名须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如无硕士研究生列入该组前三名,则顺次取该小组排名最高的硕士研究生认定为第三名入围第二阶段。
    据悉,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文科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活动由研究生院主办,校研会承办,是华中科技大学文科研究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此次活动的宗旨是“立足学术评选、促进文科发展、丰富研究交流、成果质量并重”,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校研究生文科学术活动的蓬勃开展,发掘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评选活动从今年起每年举行一届,评选出本年度在学术上最有成就的十名文科研究生。

 

附:入围第二阶段选手名单及成绩

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文科研究生“学术十杰”

评选活动入围第二阶段选手学术成果汇总成绩公示 

院  系  姓   名  学  历  得 

管  理  潘红波   博士   1499
    谢惠加   博士   1356
社  会  申瑞峰  博士   2332
     陈柏峰  博士   2004.5
     赵晓峰  硕士   654.5
新  闻  陈栋  博士   1201.5
     李艳华   博士    452
     刘灿   硕士   406.3
     徐艳   硕士   108.8
经  济  余道光  博士   456
     涂涛涛  博士   275
法  学  周源   硕士   1191.7
     陈建志  硕士   204
     孙强   硕士   119
教科院  熊华军  博士   1287.5
     王应密  博士   992
     潘华云  硕士   51
公  管  张晓松  硕士   272
外  语  李斑斑  硕士   365.5
      胡丽  硕士   106.9
     罗子倩  硕士   79.7
人  文  邓锐   硕士   564.5

 

     根据学术十杰参赛手册规定,选手对本人第一阶段成绩如有质疑,可于2007年5月17日(周四)晚7:30-8:30到校研究生会办公室(沁苑东13舍七楼东头)申请查询本人分数加总是否有误。查询时须携带本人研究生证与书面申请复查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十杰”评选组委会
                                                  2007年5月16日
 

第一阶段(学术成果汇总)评分细则

一、学术论文:
★ 只有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才纳入计分范围;
★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所认定的刊物及国内期刊的等级划分参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印发的《华中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期刊目录》、(下述核心期刊参考标准)和《华中科技大学“权威期刊”目录》(2005年11月版)(下述权威期刊参考标准)执行;
新华文摘收录的论文180分/篇、外文论文或其它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详见后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收录的论文120分/篇, C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60分/篇;
★ 在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50分/篇;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40分/篇,在国内其他普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5分/篇;在研究生专业课程获得88分及上的成绩的课程论文8分/篇,上限4篇;
★外文期刊分档次为:被SSCI收录为220分/篇;被SCI收录200分/篇;EI收录180分/篇;其他普通外文150分/篇;
★ 对于检索收录的文章,必须是已成事实的才能记分;
★ 对于已发表的论文且被检索收录的,可以重复积分;
★ 以上参评者为第一作者以全分计入(若参赛者为第二作者而第一作者为导师,则认为参赛者为第一作者);若参评者为第二作者,则在原分数基础上乘以0.5计入;若参评者为第三作者或更后者,则在原分数基础上乘以0.2计入;

 

二、会议论文:
★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50分/篇;
★ 国内学术会议(省级以上)论文15分/篇。
★ 以上是以参评者为第一作者,其他情况均不得分。


三、学术著作:
★ 外文版学术专著(著)500分/10万字(篇幅不少于10万字);
★ 外文版学术专著(编、译)300分/10万字(篇幅不少于10万字);
★ 中文版学术专著(著)300分/20万字(篇幅不少于20万字);
★ 中文版学术专著(编)150分/20万字(篇幅不少于20万字);
★ 以上评分标准是以参评者为第一作者为准,参与编写10分/10万字(外文)20万字(中文);参与编写者须提供导师及学院证明;列入编委的按上述规定得分乘以系数0.5,未列入编委但在致谢中提出的乘以系数0.2。
★古籍校注第一作者60分/10万字,其他作者30分/10万字;
★学术著作指作为以专业研究成果发表出版的著作,也包括诗集、译著、社会调查报告等作品;


四、论文、学术课题比赛获奖:
★ 获得国家级学术成果奖获一等奖300分/项,二等奖150分/项、三等奖80分/项。(注:排位在前三位)
★ 获省部级学术成果奖获一等奖150分/项,二等奖60分/项。(注:排位在前三位)。
★ 参加全国性比赛获奖的,一等奖60分/项,二等奖30分/项,三等奖20分/项;
★ 省级比赛一等奖30分/项,二等奖15分/项;
★ 校级比赛一等奖10分/项;
★ 以上奖项的前三位指除导师之外的前三位;以上奖项若为团队获得且排名不分先后,则在原分数的基础上乘以0.5;
若同一作品获多项奖励,取最高分,不累计加分。

 

五、参加课题分
课题级别及总经费指标 项目分值/人次 记分办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0万元 60 1、若参赛者为项目第一参加人或为第二参加人而第一参加人为导师,则以全分计入;其他情况得分均在原分数的基础上乘以0.4
2、该项得分均以项目主管单位的项目批文复印件为准,并附上导师签字与院系盖章
 <10万元 30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0万元 60 
 <10万元 30 
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 ≥10万元 60 
 <10万元 30 
省部级重点项目 ≥8万元 30 
 <8万元 20 
省部级、市级一般项目  15 
企业委托项目  15 
学校研究生创新基金  15 

 

【备注】
★ 本评分细则未尽事宜,组委会有权酌情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