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题讨论:鬼火传说源自邻里“经营仇恨”

(2007-04-23 20:27:04)
分类: 文摘类
 话题讨论

鬼火传说源自邻里“经营仇恨”

 
发布时间:2007-4-13 作者:陈栋  整理
 
  央视《今日说法》4月1日报道的《鬼火传说》,讲述了了一个发生在哈尔滨的寒心故事:哈尔滨市兴隆村的白雪涛家从2002年开始总无缘无故着火。警方经过调查,最终查明是同村的褚振志夫妇因为嫉妒白雪涛开的小店比自家生意好,出于报复他们屡次在白雪涛家周围纵火……报道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记者随后采访了相关心理专家,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


扑朔迷离的“鬼火”
  由于民间不知鬼火成因,只知这种火焰多出现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忽隐忽现,因此称这种神秘的火焰为“鬼火”,认为是不祥之兆,是鬼魂作崇的现象。几年前,这种“鬼火”却频繁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农村燃起,惊起村民一身冷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一个兴隆村,村里有一户村民叫白雪涛,这户人家从2002年开始接二连三地碰上怪事儿,让村子里人都觉得很惊讶。他们家堆在院子里的柴禾垛无缘无故地就会烧起来。白雪涛想了很久,怎么也想不清楚这火到底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烧起来的。其实从2002年开始,一股诡异和不安的气息就已经在村子里涌动。
  为什么接二连三的怪事儿都是从经营小卖店的白雪涛家开始的呢?
  在几个月高星稀的夜晚,白家的柴禾垛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蹿出火苗,一开始白雪涛没在意,猜想可能是过路人随手扔烟头引燃的,可是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以后隔三差五白家的柴禾堆总会着把火,这时间一长白雪涛也纳闷了,如果说一次火是偶然的,但哪能次次都这么偶然呢?
  要说是有人放火也不像,明明路上早就没人了,但不知道过多会儿,但眼瞅着对面那些柴禾垛上面就会突然冒出红光,真是活见鬼了。心里的疑团还没解开,白家的麻烦升级了。2004年夏天,白家小卖店的生意越来越兴隆,为了方便村民们休息,白雪涛在小卖店门口摆了张沙发,却没想到半夜里,这沙发又突然蹿出了火苗。
  三天两头起把火,白家被闹得是鸡犬不宁,白雪涛认为有人故意在放火,而且这纵火者一开始是先烧柴禾垛试试,然后烧沙发,下一步就是点房子了。白雪涛这么一想,吓出了一身冷汗。一家老小经不起总这么被吓唬。到底是谁和自己有这么大的冤仇呢?其实白雪涛也想过要报警,但是这火来得无影无踪,报警也没用啊。

 

无名之火让人提心吊胆
  此后,白家人开始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每天晚上全家人轮流坐在窗户前值班。即使这样,依然没有阻止火灾的发生。万般无奈,白雪涛决定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把自家武装起来。这个白雪涛说的保护措施就是摄像探头,看来也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白雪涛花了不少心思,当然也花了不少钱,在他们房前屋后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安上了摄像探头。
  白家的房前屋后就连电线杆上都装上了摄像头,摄像头从四面八方伸出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方圆一里之内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等待着这纵火者的现形了。白家人现在也不守窗户,而改成每天轮流在显示屏前值班。白雪涛说,他们家的监控设备之高级曾经让前来调查的公安人员都感到震惊。
  话虽这么说,但监控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自打安上了摄像头以后,白家就老来人。邻居刘大妈家的苞米丢了让他来帮查查是谁偷的,王大爷家的羊不见了也来咨询,看看他们家的羊到底被谁给牵走了。不管怎么说,自打那以后白家是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白家是没事儿了,村里其他人却不消停了。
  兴隆村是个小村子,方圆也只有两平方公里,可是三年之内村民家的柴禾垛、猪圈、羊圈竟然着了二十多次火,一时间村民们人心惶惶。村子里开始流行各种各样说法,有的说是白雪涛家得罪了传说中的“放火教”,还有的说是白家房子的方位惹闹了鬼神,才给村里带来这样的噩运。关于白家有鬼火的传闻如暗流般在村子里涌动,派出所听到消息后开始着手调查,他们不相信村子里关于鬼火的传言。民警认为,就算是有鬼,也一定是人闹的鬼。

 

一场大雪扑灭神奇的火源
  因为村里的草垛都堆得很高,而每次着火又都是从最上面开始着起的,警方认为这肯定是有人在故意放火。可是每次公安人员闻讯赶到后所有的东西都已付之一炬,在现场很难找到破案的证据,失火的原因一直是个谜。这接二连三起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究竟是谁在和大家玩着这样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呢?警方三年来干的最多的事就是拉网式地调查,但凡村里有点什么动静,凡是不安分的人都被警方查了个遍。这一番苦功还真没白费,警方查到了一条线索。
  警方在调查中了解到白雪涛还真没什么仇人,不过在村子里惟一和他有些过节的就是一个叫褚振志的人。这个褚振志家也经营着一家小卖店,在村里和白家是竞争关系,两家人曾经发生过摩擦和争吵,但是就是因为这么点原因就去放火好像不太可能。再说了,如果是褚振志放的,他烧白家也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波及到村里那么多的人呢?
  看到村民们担惊受怕的样子,公安人员心里也不好受。可这边心情正难受着,好像存心有人跟他们过不去似的,那个放火成性的人又在村子里点两把火,公开和派出所叫板。这下可把大家气坏了,大家摩拳擦掌,发誓一定要把这个恶徒揪出来,让他暴露在阳光之下。可是到哪里把他揪出来呢?一次次神秘的火成了公安人员沉重的心结,就在大家愁眉不展之际,迎来了2005年的一场大雪。
  那年12月27日深夜,雪花洋洋洒洒从空而降,房上、地上到处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第二天早上,白雪涛推门出来,一股呛鼻的气味让他立刻警觉起来。他仔细一看,自家的墙上、柴火垛上、房顶上全被人浇上了汽油。看来还真是有人想置他们家于死地。公安人员接到报案后马上赶到了现场,他们发现一条导火索从墙壁上延伸下来,直通白家停在窗下的车和白家的房子。
  让公安人员都感到吃惊的是,他们在白家房前的柴禾垛上发现竟然还有一个棉布包,而且棉布包里浸满了汽油,三根点燃的烟头正好就放在浸满汽油的棉布包里,其中的一根马上就要燃到了根部。万幸的是,夜里的一场大雪及时从天而降,在关键时刻熄灭了已经点燃正向白家院内延伸的导火索。白雪涛心想,这可真是苍天保佑啊,他也永远地记住了2005年的那一场大雪。
  的确庆幸这场大雪在大火即将燃烧之前降临了,但遗憾的是这个白雪涛家的摄像探头安装的角度偏了一点儿,没能拍到嫌疑人是谁。作案者到底是谁仍是个迷。虽然由于摄像头方向的问题没能拍摄下纵火者到底是谁,但是让公安人员感到兴奋的是,纵火者在作案现场留下了很多的蛛丝马迹。比如这个插在棉布包上的烟头上面留下了纵火者口中的黏液,或许这就能让久不露面的纵火犯露出原形。

 

鬼火源头来自村头店主
  DNA检测结果大大出乎警方的意料,纵火犯竟然是在警方视线之外的一个女人。这到底会是谁?警方重新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很快,村里一个女人被警方划入了人选,她就是一直被警方怀疑的村里另一家小卖店店主褚振志的妻子周道荣。据说周道荣在村子里的口碑不太好,最重要的是她爱抽烟。
  警方依法对周道荣进行提审,并对其进行抽血化验。结果证实,周道荣的DNA与在白家放火现场发现烟头上所留唾液DNA完全一致。同时警方还在褚家搜出了纵火现场的引火物。在证据面前,夫妻俩不得不承认多年来一直放火的就是他们。
  审讯中褚振志也交代,这些年的每一次火都是他们放的。而作案的动机竟然是因为白雪涛家小卖店的生意比他们褚家的好,挣的钱比他们多,由此产生了嫉妒心理并想要报复白雪涛。开始是烧柴禾垛,再后来觉得不满足不过瘾,胆儿越来越大,干脆要点着白家的房子。自从白家安装了摄像头后,这夫妻俩总算是有所忌惮,但是他们还不甘心,反而迁怒于别人,转而去烧别人家的柴禾。
  失火的人家都到白家的店里去买过东西,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连村里最穷的贫困户柳大爷家褚振志夫妇都不放过。柳大爷和老伴儿都70多岁,平时靠养羊和养猪为生,可是一天夜里,猪圈和羊圈突然着起火来。眼睁睁地看着养了一个冬天的大肥猪变成了烧猪,老人的心碎了,剩下的几只羊没地方放,晚上就进了屋子和人一起住。现在柳大爷的老伴儿为了养家,70多岁的人只好到砖厂背砖维持生活。
  村子里人都说褚振志两口子心胸狭隘,实在缺德。2006年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褚振志、周道荣犯有纵火罪,判处褚振志有期徒刑5年。考虑到他们的孩子还小,判处周道荣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事到如今,开始轮到褚振志夫妇俩惶恐不安,痛不欲生。自打这个案子侦破以后,前兴隆村就再也没有着过火,而有关鬼火的流言也逐渐地销声匿迹了。

 


“话题讨论”期待您的声音!


  看故事,说看法,本报“话题讨论”栏目自本期起与你见面,与你讨论。假如你对故事有看法,假如你有好的想法,甚至你身边也有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诉我们,本报将把您的想法、您身边的故事与广大读者分享。让我们一起“聆听人间苦乐,体味人生真谛”,以实现“警醒他人,反省自我”的目标。
读者专线:027—62304757;短信平台:13871158441;电子邮箱:hjlweekly@163.com。“话题讨论”期待广大读者朋友的声音!
 
 


专家观点:打开心胸 克服嫉妒

 
发布时间:2007-4-13 作者:陈栋 采访整理
 
  自法院作出判决,媒体公开报道后,无名的“鬼火”传言才被澄清。传言得到了澄清,可是人们的心灵并没有平静。带着对褚振志夫妇奇怪心灵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以给读者一点启发和警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
  有关研究指出,一般纵火的从他的心理来看嫉妒心引发的排在第一位,在纵火过程当中,可能有些人在看到火着起来以后又带着一种兴奋感,所以有很多人最开始作案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是报复,但越往后来他就把这作为一种兴奋或者一种成瘾的行为。在犯罪当中就是有很多行为都带有成瘾性,也就是说他一旦成功以后没有被发现,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一直到最后他已经没有目的性了,而是一种随意的,以纵火为乐的行为。
  这种问题往往就说这些人并不是说是一个必然犯罪人,他往往起因都是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有的是因为生意竞争,也有的是生活当中遇到一些挫折。当然这种纵火犯罪人和其他犯罪人还有一个不同点,这种人大多数属于能力不是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跟别人竞争容易遇到失败或挫折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导王二平: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去采取措施,阻止别人不进步,或者把别人的美好现状破坏掉,这显然是消极的态度。要避免妒忌的极端行为,首先应该提升自我,在这个个性化社会里,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其次是转移目标,比如我这方面确实不如你,但我可以这方面不跟你比,在其他方面,想方设法超过你,以实现心理的平衡;再次社会应该营造一种平等展示自我的氛围,以让更多人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理心咨询师万晶晶:
  善妒忌的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很脆弱的,一旦发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受到威胁。为此,容易妒忌的人一定需要多一些自我肯定。了解所有的人都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各有各的优点而已。当我们又陷入妒忌时要及时察觉并且提醒自己:即使别人在这方面更优秀,更受关注,我也仍然有足够好的价值。别人的优秀绝对不会损害我的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露易丝·海(《生命的重建》作者):
  打开心胸是克服妒忌的良药:想象一下,你来到大海边,大海是取之不尽的,无论你用盆、用缸,甚至是巨轮来装,都无法把海里的水装完。想象一下你从大海里面取你要的水,而别人也在那里取水,而大海是取之不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