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东叙事:平安夜重温喻园

(2006-12-25 00:52:24)
分类: 日记类
平安夜重温喻园
 
    昨天获知集团领导提出“报纸扩版暂缓”的消息,心里石头落了地,心情轻松一大节。这个周末也过算是很没有压力的,因为可以腾出一些时间做课题和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了。
    今晚本是平安夜,由于明明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参加全国舆论监督研讨会,所以我也没其它安排。不过以前也对这个节日不是很重视,基本都是单身过的。晚上写了篇关于评点“双喜世纪婚礼”策划(经典案例)的文章初稿,9点钟,感觉有些累了,便花了一个半小时时间骑着自行车把喻园重温了一遍,基本上把以前常去的地方看了一遍,宿舍、自习室、图书馆、食堂等,勾起了6年多来的阵阵往事……
    从西五楼开始,我去看了201教室,因为那是我本科时上自习定点教室。这个教室很小,冬天会显得很暖和,现在看去,还是有很多人在里面上自习。而现在绝大多是考研或出国的,一堆堆厚书,不再象我们以前那样很洒脱地看自己喜欢的书和做自己喜欢的功课。
    然后去了计算机中心,即便是平安夜,来这里上网的人还是不少,不过一看就是低年级的学生,一是学校对大一学生规定“不让买电脑到宿舍”,二是朋友关系没建立起来,平安夜的过节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
    接着去了东五楼激光大楼,这里曾是01年我和虎城、燕舞等创刊《新闻青年》排版出样报的地方。这里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有一次为了出报纸,排的版不是版大小有问题,就是图片有问题,再就是没保存好的问题(当时没有U盘,都是软盘,经常出问题),折腾我从东六楼机房到这来回跑了10多次,郁闷至极。不过现在想起来,也正是那么多次的折腾才培养出了耐心,把急性子磨掉了不少。另外,就是感觉到当时办校园报刊真的不容易,没钱没资源,没经验没技术,完全是靠几个人拼命干出来的。
    经过东五便是南三舍。这里曾被我们称为“熊猫馆”,因为这里住的都是文科院系的女生,新闻、中文、社会学、法学等。而当时以工科为绝对主导的华工的男女比例是7:1,女生稀有,而这栋宿舍又如此集中,当然成了全校男生仰慕的地带。曾有人统计,每天在这栋楼下“站岗”的男生不下百人,甚至也有不少人在这里下跪,演绎着好玩却又纯真的爱情故事。曾经同宿舍的一位兄弟就干过这事,不过当时他喝嘴了,还是我扶他起来的。
    经过南三门口便是南区学生超市和名人园、东六楼院楼。南学是以前经常在名人园搞活动时买东西的地方,记得胶水、插线版、水笔、纸等都是在这里。做学生会副主席的我曾在名人园组织策划过校园主持人大赛,当时记忆很深刻,16个选手进入决赛圈,我们广电班便占到8个名额,另全校各院系吃惊。从此,我们班女生成了全校工科男生,尤其是带电专业(如光电、电信、电气、计算机等)男生追逐的对象。至今来看,仍又不少女同学还是和带电的在一起。
    东六楼是我们的新闻学院的远楼,以前还有6楼的一些教室是可以上自习的,现在都变成了办公区和实验室。这里的记忆或许最深刻,因为当时做班级、学生会干部和报纸、杂志以及见导师、查资料等都要来这里。6年多来,这里的教师没变,可是学生一批换一批,变了太多。想着还要在这里抗战一年多,心里还有些期待和祝愿。
    然后,我去了东边操场。这里曾是开运动会的地方,也是我跑步锻炼的场所。在这里,一天的劳累都可以随着急促的呼吸声呼出。记得当时跑了好几圈,身上出了不少汗,便把上衣脱掉,走回宿舍,引来许多人的异样眼光,现在看起来很傻,但当时觉得很傻,这本事是一种宣泄。周围宿舍的人看着我冬天赤裸上身,很是羡慕。体重不到120斤,可身体确实还不错。现在长到130多斤了,真担心提前发福。
    后来去了东四舍(研一二住的地方)、东九楼(硕士上课的地方)、东十一楼(青年时代排版出样的地方)、图书馆(新馆老馆)、青年园(散步的地方)、西五舍西十五西七舍紫凇公寓(本科住的宿舍)以及西二食堂、西华食堂、百景园等看了看。最大的感觉是:环境还是那个环境,人变了,心态变了。
    其实,这六年里,我在华工里经历了很多故事,结交了一群很好的老师、朋友和兄弟。像吴廷俊教授、何锡章教授、孙旭培教授、赵振宇教授、孙发友教授、刘洁教授、何志武、顾建明等一批老师;像许凯、曹林、李智勇、余锴、吴俊、周虎城、张彦武、白明辉、张涛、邓笛、王慧芳、张红芳、梁云、罗君、余文龙等一批好师兄弟姐妹。
    这帮老师仍在,大多都评为博导、教授等了,而这群兄弟姐妹大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或者是单位骨干,或者是业界知名人士,或者是高收入者,也有部分在继续深造,因为这群人基本上是新闻学院的精华。因此,我很荣幸,也很有缘分与他们相识相交。这些都将是一辈子的朋友。
    逛完校园,心里很愉快,也很踏实,与全班同学在喻家山上看流星雨、在建校纪念碑下挥杯忘怀,与虎子争论,与老曹跑步、唱歌……一切都是那么真切。难怪别人都说大学生活是纯真年代。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好了,平安夜这样过也很知足了。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曾助我成长过的地方,也是留下我足迹和心灵记忆的地方。当若干年后,我依然会重温一遍,带着夫人和孩子一起,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窗外很安静,大家都快入睡了,我的键盘声也该停止了。
    爱你,华工;吻你,喻园;想你,我的朋友!
                                             2006年平安夜于喻家山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