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我与婆婆的零售缘

(2006-07-27 12:12:36)
分类: 文摘类
    陈栋注:这是一位36岁的女零售户写的自己家庭的零售经历文章,当时收到信的时候,有些感动。一是感觉她“讲故事”的写作进步很快,二是对她的故事有些感触。每一个平凡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并且很多都很精彩,至少很朴实。自从自己开始做《红金龙周刊》之后,由于工作原因使得自己与无数零售户朋友打交道,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平凡的道理,或者说是平凡的快乐。现在,我也总是喜欢和那些生活在社会基层的人打交道。昨天晚上签完版打的从汉口回武昌,的士司机跟我谈了许多出租车行业以及他家庭的事情,甚至还跟我谈中产阶级,我觉得很有意思。那些朴实的想法与朴素的语言,够我学的。北京这个零售户经常给我写信、投稿,遗憾的是自己没时间回信,有时间也是打电话给她,三言两语。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们的热心与热情!
 
我的零售家族故事
 
  开栏语零售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每一个零售业主的生活平淡却多彩,因为他们每天都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可以肯定,每一个零售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几份精彩。记录零售家族的故事,分享零售生活的精彩。本报自本期起开辟“我的零售家族故事”专栏,以与广大读者朋友一同记录那一段平凡却不普通的零售业态变迁史。
 
我与婆婆的零售缘
发布时间:2006-7-21 
 
北京顺义零售户  付英君
 
  我做零售虽说已有8年,可仍然算是半路出家,至今也不清楚,从事零售业是不是受了婆婆的影响。其实,我的婚姻,也与我的婆婆做零售生意有关。她做零售已整整20年。
  婆婆家与我家是邻居,以前我常去她家买东西。她话语不多,总是面带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感。店面虽说不大,但也是小有名气,一提起“信誉食杂店”,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1993年冬天,我租她家的门面,开了个理发店。这让我有机会看到,她家的每一个房间都整理得干干净净,布局、摆设都很典雅。婆婆是个爱干净、懂生活的贤妻良母。
  婆婆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好,并在路边新盖了50多平米的门面房。也许是前生的缘分,1994年6月,我和她儿子成亲,我们成为正式的婆媳关系。
  婚后与婆婆在一起生活,我才慢慢发现,她老人家话不多,笑中带着威严,而我却是外向型的性格。在她面前,我有些拘谨,也有些压抑。生活中我慢慢总结一套规律:她高兴时,我就和她多说话;她不高兴时,我就少说话。
  一起生活不到一年,我们两口子还是搬出来单过了。两代人生活方式不同,或许距离产生美,分开过或许更好。我和爱人都上班,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常回家,帮着做些活,站一站柜台。邻居们都称赞我们家的婆媳关系好,家庭和睦。
  1997年,我们小两口离开老家,来到北京创业。我和婆婆的距离更远,同时彼此间的牵挂也更多。
  没想到的是,1998年11月,我在北京顺义也开了一家零售店,我和婆婆天各一方,却成了同行。我们有了相同的感受,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虽然不能天天见面,但我们在电话中的话语更投机。
  儿子6岁时,该上学了。可我们的小零售店也有些忙,天天接送多少会影响生意,加上是外来户口,有很多不便之处。我和丈夫决定,孩子回奶奶那里念书,交给奶奶我就放心。
  儿子在奶奶身边已有6年,学习成绩不错,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团结同学,是班上的中队长,大人都说儿子懂礼貌。每当我说婆婆带孙子辛苦、教育得好时,婆婆总是说:“你们能理解,我就知足了。”
  这几年,婆婆说她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她一直在说,希望我们接手她的零售店。其实我猜想她的心思是希望能早日和晚辈们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劝她:“等我们在这里稳定了,接你多来住。”每当我说一定把零售店做大、做好,婆婆听了比什么都高兴。
    零售,让我认识了婆婆,让我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我与婆婆的零售缘,让我也有了自己的零售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