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注:一篇被约去进行“特别创作”的稿件。不过因为自己带自考本科班的《新闻评论写作》,所以与他们比较有感情,本来没有思路的,最后写起来感觉还可以。把一个宣传性很强的稿件,写得讲故事了。感谢上次那位给我《自考生当自强》稿件的学生。祝自考同学们一路走好!
助学与育人并重 自考与自强同行
——我校新闻学院自考生教育开辟新航线
陈栋
5月12日晚,伴随着《爱我中华》这曲雄浑的大合唱,全场掌声雷动,湖北省自考大学生文化节在武汉大学拉开序幕。我校新闻学院80多名自考生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参加了此次文化节开幕式,并为文化节奉送了这曲大合唱盛宴。据了解,这是新闻学院自考生这学期以来第8次参加并开展类似文化活动,新闻学院也是我校各院系自考生中开展活动最多的院系之一。
用文化活动让自考生心系校园
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里,自考生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群体。他们游离于校园的各个院系的角落。他们往往只上课,很少参加校园活动,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中“有组织无纪律”的代表。许多自考生告诉笔者:“在校园里学习,我们缺乏归属感,我们没有成就感。”
正是看到了“重教书、轻育人”的现状,我校新闻学院对自考生办学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现有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网络传播学三个专业、在校生400多人的新闻学院新苑教学站以文化活动把学生的心拉到校园中。
新闻学院院长吴廷俊教授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规范管理,办学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学院将把自考生的活动纳入到统招生的一切活动中,以加强自考生与统招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近年来,新苑教学站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助学与育人并重”原则,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先后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运动会、文明寝室评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特别是去年暑期,为了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学站组织40多名优秀学生开展了教学站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荆门”。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金龙泉啤酒生产线,探访了湖北宝源煤矿,并深入农村做了关于当地农民生活现状的调查等等。
2006年初,在教学站领导的支持下,学生结合新闻专业实际创办了一本站刊《新苑》,为在校生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园地。
多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到课率上升了,教学评估上来了,发展党员的人数增加了,参与校园社团的积极性高涨了……
2004级网络传播专业自考班班长张方勇说:“我们在活动中感觉到自己是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的人。同学们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和精神面貌都改变了很多。”
我自考,我自强,我成才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社会教育部主任、新苑教学站站长孙发友教授说:“自考生应通过自己的认真学习自强,他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因为他们可能要用4年的时间完成别人6年的学业,才能够把以前掉的知识补起来。”
正是在这种紧迫感下,新苑教学站管理严格,教学有序。辅导员、班主任随堂点名、清查人数,从到课率上保证教学质量。此外,他们还要定期与学生谈话,一方面熟悉学生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在教学管理中,辅导员、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引导者、沟通者。
在一次演讲比赛中,教学站学生们定的主题是《我自考 我自悲 我自强》。孙发友教授教授看后,建议学生把主题改成了《我自考 我自强》。孙发友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自考不代表自悲,不能因为自悲才要自强。你们要走出自悲的心理怪圈,做到‘虽然我自考但我也能做到自信自强’,并实现自我成才。”
最近在湖北省自考生首届文化界演讲比赛中,教学站徐海燕同学以题为《自考,我的大学生》的精彩演讲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一名佳绩。其实,凭借自强不息,从新苑教学站走出去的优秀学生还有很多:大学生创业基金获得者、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李玲玲、现任河南南阳电视台某专题节目制片人的周黎娟,特别是2002级毕业生程勇现在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任职,工作五个月发稿200余篇,两次受到总社通报表扬……
近日,教学站一位大一新生在《新闻评论写作》的课程作业中撰写了题为《自考生更应自强》的文章。她写道:“社会正快速地发展着,优胜劣汰的形势我们谁都无法改变。昨天,我们可能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及统招生;今天,如果我们再不认清形势、努力拼搏,那么明天,我们才真的会被别人耻笑,被社会淘汰。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自立、自强,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成为社会的佼佼者。大学生应该自强,而自考生更应该自强!”
采访后记: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新生的文章不仅代表了自己的心声,更是表达了广大自考生的自强呼声。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自考生的存在是当前高等教育所不能忽略的。自考生作为学校的一员,走出校门也是代表学校的形象。况且,帮助自考生成才是大学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乃社会之责任、高校之责任。把自考生教育规范起来,把自考生的育人机制建立起来,让自考生自信自强起来,无疑是高校开展社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幸运地看到,我校新闻学院自考生教育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正轨,正在一步一步地把助学平台转化到育人体系中来。同在一片蓝天下,给自考生多一点关心、关怀、关爱,便是彰显教育“教书育人“之本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