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娱类 |
华中科大教授吴廷俊倡导学术“真、实、正、勇”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1月4日电 (陈栋)“中国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作假,这股不正之风对学术界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学教授是非常崇高的职业,出现造假问题严重亵渎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所以学界当务之急就是要树立以‘真、实、正、勇’为特征的学术品质。”
华中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廷俊教授近日在第二届武汉高校新闻院系研究生学术年会上发出这番感慨。
针对近日汕头、北京等高校相继爆出教授出现剽窃等学术腐败行为,吴廷俊指出,学术品质是立足于学术界的根本,有良知的学者应该做到“真、实、正、勇”:“真”是学术品质最基础的层面,真就不能作假;“实”是以实克虚,脚踏实地,做学问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不能炒作概念、故弄玄虚;“正”是学术规范,要有严格的学术训练,引文、注释要标清楚,不能用了别人的东西什么也不说还心安理得;“勇”是要有思想,有学术勇气,否则就不可能有创新,同时要警惕“不说可以,但一定不能说废话”。
这番话引起了来自华中科大、武大、华中师大、湖北大学等近十所高校的300多名研究生和10多位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昆教授说,吴廷俊教授概括学术品质的这四个字应该成为每个学术研究者的座右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柯同学说,吴院长给出的“四字药方”不仅符合专家学者素养,也符合当前研究生做学问的现状。
但湖北大学一同学表示,吴教授的话值得我们反思,可目前中国研究生学制由三年缩短为两年,课程很紧张,做研究的时间很少,在校期间要想提出创新、有见解的观点较难,面临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压力,必然有人会“挺而走险”去抄袭或剽窃,因此很难做到“真、实、正、勇”。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透露,不光是研究生,连老师的评价、考核标准也是唯发表论文、接课题、出书等,这种评价、考核方式难免会催生一些学术抄袭和剽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