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争抢移动市场 英特尔拒绝“微软路径”

(2012-12-16 20:54:03)
标签:

英特尔

微软

it

英特尔、微软都在开足马力争夺移动互联终端市场,而不同的这两家以与OEM厂商合作为主的巨头在策略上显然有所不同。

微软直接蹦出来弄出自己品牌的Surface平板电脑叫板苹果iPad,开拓出自己的“微软路径”。而在市场传出英特尔要推自己品牌智能手机之时,英特尔却表示不走“微软路径”,不会做英特尔品牌的手机。

显然,微软冲动造成以宏碁为首的OEM合作伙伴抵制事件让英特尔对“微软路径”十分谨慎。都是国际大佬,当年起家战略如出一辙都与OEM厂商合作,而如今却“剑法”有异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英特尔是对高通最有威胁的企业在等一个机会与高通抗衡

Lexington悬疑

英特尔要走“微软路径”?

12月13日,一则来自国外科技网站UnwiredView的消息引起业内高度关注。该消息称,英特尔可能也计划自主开发智能手机,并有可能将其命名为Lexington或Zeeya Beach,而且根据这款产品图片文件名包含肯尼亚运营商Safaricom的名字推测,该手机可能面向非洲市场推出。

众所周知如今的全球移动终端市场,苹果公司笑傲群雄,以其手机iPhone、平板电脑iPad独步天下,占尽风光。而由于苹果产品无论是芯片还是操作系统皆非英特尔、微软“制造”,因此这两家巨头在苹果的狂欢中一无所获。因此无论是微软还是英特尔都不想看到此局面进一步延续,无不在试图扭转这种局面。

这其中微软的表现更为焦急,就在今年6月份,微软一改往日与OEM厂商合作的形象亲自上阵推出了自有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开拓“微软路径”亲临战场与苹果作战。

而与微软不同的是,英特尔在移动互联终端的竞争中,此前一直采用与其他厂商合作的模式,还是原来的OEM路径。如在印度,英特尔与该国运营商Lava合作,采用英特尔Medfield Atom Z2460芯片推除XOLO X900智能手机。在欧洲,英特尔与英国电信运营商巨头Orange合作,采用同样的理器Z2460开发出智能手机Santa Clara主打欧洲市场。在中国,5月30日,英特尔与老伙伴联想集团合作推出乐Phone K80011月19日,又与摩托罗拉移动合作推出摩托罗拉i MT788智能手机。同时,英特尔还与中兴通讯合作主打海外市场

显然英特尔一直走的还是原来OEM的老路,不过如今却传出英特尔亲自披挂上阵的消息,难道英特尔也要走“微软路径”?

“这不太可能!”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12月13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反映称,“我听说英特尔有开发整机的团队,但没听说推自有品牌手机,除非英特尔可以达到三星那样的规模。”

英特尔官方没法这种说法!”12月13日晚间针对英特尔推自有品牌手机的说法,英特尔中国公司公关经理孟轶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英特尔“在智能手机领域,英特尔现主要是与手机厂商、运营商合作。

Lexington 是我们一个平台的代号,确实是面向经济型手机的平台。孟轶嘉进一步对本报记者解释称,但“我们会面向OEM出货,不会做英特尔品牌的手机。

英特尔的机会

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英特尔在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中仅占0.2%的份额,高通取得了48%的市场份额。

在智能手机市场,英特尔的步伐被普遍认为略逊一筹。“英特尔认为智能手机只是移动互联网的开端,不会看一两年的事,在移动互联网的开端,英特尔现在主要做的是战略布局与贮备。孟轶嘉对此解释称。

2012年是英特尔证明自己的一年。随着乐Phone K800的正式上市,我们将英特尔计算的优势延伸到智能手机中的计划变成了现实。”今年5月30日,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乐PhoneK800上市时对《华夏时报》记者也如此表示。

资料显示,英特尔在手机市场出现波折。2006年6月,为了解决业绩压力,以6亿美元的将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了Marvell公司。2008年又重新杀回手机芯片产业,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凌动品牌处理器。

2010年英特尔移动布局加大力度当年8月先是以创记录的高达77亿美元收购杀毒软件公司McAfee,紧接着又以14亿美元收购了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旗下的无线部门。前者的收购,认为可以帮助英特尔解决个人终端安全问题,而后者被认为可以带来手机基带和射频技术,而这些是英特尔以前所缺的。

“英特尔是对高通最有威胁的企业。”王艳辉分析称,英特尔不缺资金,如不做在资本市场会受到影响。他认为,“英特尔在手机有一个完善的策略,慢慢做,说不定优势就会出来,英特尔在等一个机会与高通抗衡。”

英特尔最新消息显示,其近日在国际电子元件大会推出了下一代22纳米“SoC”片上系统技术。据悉SoC技术能将一款设备的大部分核心功能集成在一片硅片上,通常用于移动设备。而英特尔SoC当前仍采用老一代32纳米工艺,包括Windows 8平板电脑正在采用的Clover Trail芯片,以及摩托罗拉移动、联想集团合作的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采用的Medfield芯片。

22纳米“SoC”会是英特尔的机会吗?王艳辉没有说,或许如今谁也不知首英特尔在智能手机这个市场的机会会在哪出现,正如谁也没有料到平板电脑会突然风靡起来。但这个机会会出现吗?会是什么?或许这都需进一步观察。

 

附:

宏碁副总裁 Oliver Ahrens 告诉路透社“我们认为微软走这条路不会成功,因为你不可能凭借两款产品就成为硬件制造商。” Ahrens的发言标志着微软硬件合作商首次公开批评微软的平板战略,而且这并非空穴来风,之前有传闻微软并没有告知硬件合作商其发布WP8平板的战略,直接冷落昔日硬件合作伙伴。

宏碁CEO 王振堂在接受 Financial Times 采访时更是不留情面。他直言:「我们曾建议微软再考虑一下,他们的做法会对整个生态圈造成不良的影响,各家厂商也会对此有负面的反应。」他甚至担心微软在 Surface 上所做的努力最终会换来一场空:「这不是你擅长的东西,所以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