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手机以及家电等产品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却导致“电子垃圾”,污染环境,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要消除电子垃圾,国内消费者的意识将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近日,戴尔电脑公司在电子垃圾预防上开始采取从动。当天,该公司宣布启动面向个人用户的免费电脑回收服务。无论客户是否再次购买戴尔产品,戴尔均免费回收个人消费者淘汰的电脑及外设产品。
据悉,这项针对个人消费者推出的免费回收服务,是戴尔公司今年6月份宣布的全球回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0月26日,戴尔还宣布了针对企业客户的电脑回收服务。
“在个人用户的回收上目前仅限于戴尔品牌,而企业客户不限于戴尔品牌。”戴尔电脑中国公司接受采访时透露。
“对IT行业而言,环境保护已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每年有数百万台电脑需要回收或重新利用。”戴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文·罗林斯曾表示,“希望所有的厂商在中国都能够加入到回收服务。”
戴尔、惠普、苹果在全球PC市场都提供过电脑回收服务,不过在中国市场,戴尔是首开先河。有消息称,联想集团去年六月份在加拿大推出过类似服务,同时联想对回收旧PC的加拿大用户在购买联想产品时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
业内人士认为,PC厂商主动回收废弃电脑,有利于防止电子垃圾的产生,保护环境。
电子垃圾隐患
电子垃圾,又称电子废弃物,主要包括各种废旧电脑、电子通讯设备、电视机、电冰箱等废旧家电及被淘汰的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等。环保人士称,目前电子垃圾正在成为困扰全球的大问题。因为其不仅增长迅猛,而且清理不易,污染危害大。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小时有4000吨电子垃圾产生。而且以每年3%至8%的速度增长,并将很快攀升到10%以上,比其他垃圾的增长速度快了3倍。
据悉,美国目前每年产生电子垃圾高达70亿~80亿吨;德国为180万吨;法国为150万吨。戴尔公司的回收数据也说明了这点。据悉,仅其2006财年就回收了近4万吨电脑及相关产品,其中超过半数产品来自客户,相比2005财年增加了72%。
我国从2003年起也迎来了电子垃圾的快速增长期。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需要报废,
至少有200万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被淘汰。仅上海一地,每年出现的电子废弃物就有70多万吨。
环保专家称,电子产品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电视机显像管含汞,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含有毒物质;空调、电冰箱的制冷剂和发泡剂能破坏臭氧层。
电脑废弃物问题报告显示出问题更为严重。一台电脑所需要的700多种化学原料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其中显示器显像管及电路板中所含有的铅,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甚至影响生殖能力,损害胎儿智力,而且还含有致癌物质。而电脑中的铬化物会透过皮肤,经细胞渗透,少量便会造成严重过敏,引致哮喘;水银则会破坏脑部神经。
治理难题
电子垃圾隐患巨大,被称为是继工业时代化工、冶金、造纸、印染等废弃物污染后又一环境杀手。所以,如何对电子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成为全球性问题,各国及各地区甚至从立法上对其加强管理。如欧盟2004年8月出台了《电子垃圾处理法》,我国也在曾考虑出台《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然后遗憾的是这一草案在2004年呼之欲出后却没了下文。
虽然立法的问题在国内一时不易解决,但无论如何,废弃电子产品的处理却不能停步。据悉,目前废弃电子产品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转赠他人继续使用;二是当作垃圾丢弃;三是给回收机构。前者继续使用不用多讲,而第二种则明显会造成污染,应当杜绝。而第三种处理方法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变数较多。
有的地方对这些废弃电子产品回收,以非环保的方式来处理极易形成环境污染。如地处粤东地区练江北岸的贵屿镇就是一例,该镇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每年回收处理的电子垃圾在百万吨级以上。然而就是这个拆解基地,却被称为是用
“19世纪工艺处理21世纪的垃圾”,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比较突出的是,由于污染贵屿所有的河里都是浑浊的黑水,当地的饮用水不得不从周边镇里购买。
“我们有专业的合作伙伴协助妥善妥善处理收回的电脑。”张飒英同时明确称,“戴尔选择的这家合作伙伴经过国家环保机构的专业认证,位于华东,而不是在华南!”
不过戴尔是否能顺利从消费者手中收到电脑也是一个悬念。因为如今无论是各小区的流动商贩还是中关村的电脑店,也声称回收电脑、家电等其他电子产品,而且还付给消费者一定的收购款。显然,这种“有偿回收”会成为戴尔PC回收计划的一大阻力。
“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问题,需要消费者明白非正规的回收处理不利于环境保护。”戴尔中国公司进一步表示,期望戴尔的努力能唤起消费者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