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
信誉环境和“信息蓝藻”
    近期,各类传播媒介频频出现假信息:网络流传“北大女生遭州长奸污”假信息;“最美乡村女教师”利用网络募捐的骗局;北京某电视台的“纸箱馅肉包”假新闻;“水灾淹死人”的疑问……在很短的时间里,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出现这么多骇人听闻的假信息。“信息蓝藻”大面积肆虐,是信誉环境长期遭受污染的结果。
 
   
一位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英国朋友(已经成京油子了)在博克上写文章,题目是“今天你撒谎了吗?”没有撒谎?那太不正常了。对于谎言,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不经意地撒谎,刻意地撒谎,在家里撒谎,在单位撒谎,向上级撒谎,向下级撒谎,善意地撒谎,恶意地撒谎,数字的谎言,叙事的谎言,抒情的谎言,“谎言蓝藻”已经四处蔓延,它们变得像随地吐痰、让宠物狗四处大小便一样自然而然。
一位撒谎大王路过一个村庄,村民们开始调侃他:喂,听说你很会撒谎?撒一个谎给我们听听吧。撒谎大王脱口而出:现在没空,前面村子发火了,等救完火回来,我再来陪你们撒谎玩儿好吗?村民们说:好的好的,我们跟你一起去救火……
 
   
关键在于“脱口而出”。只有撒谎成性的人才能脱口而出、不着痕迹地撒谎,才能将真话和假话的界线弄得天衣无缝,才能大话西游、大话孔子、大话经济、大话政治。如今,我们不但无法辨信息的真假,更重要的是,我们连“告知某信息是假的”这一信息,也不敢相信了。我们不知道如何说真话了,我们甚至在说真话的时候还要担心别人怀疑你撒谎。信誉环境已经恶劣到这种程度,导致信息环境管理部门不得不严加管制。严加管制是否能杜绝谎言呢?答案是否定的。严加管制只能让撒谎大王不说话,不能改变他撒谎的秉性。改变撒谎习惯要有诚信的环境,而且要从小从小就开始。看来,高科技为信息传播带来的便利、方便和民主,对于一个撒谎成性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是一个表达民意的公众论坛,是一个公民仅有的“公共空间”。如果这里也成了谎言批发中心,成了骗子聚集中心,甚至连“天气预报”都只能“仅供参考”,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相信的?信誉环境的败坏,祸根在于谎言。谎言的成因,祸根在于有人发现撒谎不但成本很低,而且十分安全。是不是要将撒谎的成本提高一点呢?提交各类代表大会讨论。(《羊城晚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