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大草写作工坊”第二节课布置的作业是细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的营地》,并与之前讲过的三个短篇小说《鹌鹑本生》、《刺客豫让》和《鉴赏家》作比较,找出与它们的异同。
我想从题材与情节、人物、叙述方式、对白等这几个方面来谈这四篇小说的异同之处。
1、题材与情节。
何老师谈到小说写作的两个大的分类,分别是以文字见长和以小说情节取胜的两个类别。而以上这四个短篇非常明显,除《鉴赏家》的写作节奏悠闲从容层层推进之外,另外三个都是有着跌宕起伏惊险反转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人物情绪冲突的。
再进一步来看《印》文与《鹌鹑》、《刺客》之间的题材差异,《鹌鹑》和《刺客》都讲的是复仇的故事。其中《鹌鹑》是直接复仇,用了看似不可能,但其实很合符逻辑的非常手段;而《刺客》则是为了报达知遇之恩而帮助恩人复仇。所以,严格地说起来,《刺客》其实是一篇报恩的故事。这两篇的情节都非常惊险刺激,充满了不确定性,且不断有反转,十分符合悬疑小说的情节写作路子。《印》文则是叙述了无论从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来说都相对短暂狭小的一件事情。而这件原本应该十分平常的小事却因一个人物的意外自杀而产生了巨大的悬念,所以,我更愿意也把它看作是一篇悬疑小说。
唯有《鉴赏家》没什么悬念,全凭文字的精准、精妙和行文的自然、朴素而引人入胜。
2、人物。
就小说中的主角人物而言,以上四篇小说的主角人物十分相似,都是毫不起眼的小人物。鹌鹑弱小无力,豫让是个没背景没地位也没啥大本事的下人,叶三只是个走街窜巷售卖水果的小商贩,季匋民虽然是个名士却并不是小说的第一主角。而《印第安人的营地》中的第一主角,不是医生,不是男孩尼克,也不是乔治或者那两个沉默的印第安人,而是睡在产妇上铺的她丈夫。尽管小说对这个人物惜墨如金,但整篇故事其实讲的就是这个自杀的男人,其他人都是他的陪衬或者说背景。
3、叙述方式。
简洁、生动、精准、有极强的画面感,干净利落,是这四篇小说的共同叙事特点。举例如下:
《鹌鹑本生》:(我没拿到原文资料,而且很奇怪的是无论在网上怎么查到查不到这篇文章,所以无法以该文举例)
《刺客豫让》,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马惊”是个很简单的一个情节,却包含了很大的信息容量,包括了人物之间的行为因果关系等。
《鉴赏家》,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我特别喜欢“负手远看”这四个字,把季匋民品画时的认真郑重、对自己画作的自得、在老朋友面前的放松,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从不瞎评论”和“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区区十几个字,就足以充分呈现叶三的分寸感和对画的鉴赏力,把他和所有那些附庸风雅的假名士区分开来。
《印第安人的营地》,对产妇丈夫(主角)行为动作的描述一共只有前后的三句话。第一句:“他正在抽板烟”,——表现了他的焦灼不安。第二句:“转个身靠着墙”。——表现他的懦弱和恐惧,还有一点对白人的憎恶。因为医生说“我听不见,反正她叫不叫没关系”,白人医生的居高临下和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令他敢怒而不敢言,只能用这个动作表示自己无声的抗拒。
第三句:“他把自己的喉管割断了。”这三个动作简单明了,意味深长。
关于叙述方式的简洁、生动、精准等特点,《印第安人的营地》里还有很多。比如:
“给他们划船的那个印第安人使出了大劲,但是另一条船在雾里始终划在前面,而且越来越赶到前面去了。”——表现另外那条船上的人心情的急迫和行动的迅速。
“男人们跑到了路上,直跑到再听不见她喊叫的地方”,——侧面告诉读者女人的痛苦多么严重,她的喊叫声多么瘆人。
《印第安人的营地》中烘托气氛和心情的文字叙述:最开头的“”两条船在黑暗中划出去“、”湖面上很冷“,和最后面的”太阳正从山那边升起来“、”水里倒是很温暖“遥相呼应,不仅交代了时间的变化,更影射了心情的不同。
小说最后一句:他满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不会死。——揭示了少年的心理世界,他相信或者说暗自祈祷老迈和死亡与自己相隔十万八千里,亦说明他也是十分恐惧死亡的。同时点明了小说的主题。小说讲的是妇女生产与产妇丈夫的意外自杀,文中用画面感极强的描述呈现了他死亡时的恐怖状态:“刀口子拉得很长,鲜血直冒,流成一大滩,他的尸体使床铺往下陷。”这一切都被尼克这个小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这个情景给他心理上造成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4、对白。
《刺客豫让》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因为它是这篇小说的点睛之句。这句对白把一个人的对另一个人的忠诚与忠心上升到哲学概念的高度,同时精准点题。
《鉴赏家》整篇对白很少,十分精妙。比如“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这一句话就把叶三与季匋民之间的关系情分,还有叶三的性格做派,以及他的价值观充分展现出来。
《印第安人的营地》尼克父亲在成功完成手术和突然发现产妇丈夫自杀之后巨大的情绪反转,通过十分简洁的对白精彩呈现。“这个手术真可以上医药杂志了,乔治。”——满满的自信与自得。“真是糟透了”——沮丧至极。
当尼克问父亲“死,难不难”的时候,父亲回答:“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况。”——他的前半句话说得很轻松,说明了对产妇丈夫死亡的漠视态度。尽管他作为一个医生是尽职尽责的,但身为白人,对印第安人居高临下的歧视也在文中通过很多对白清晰地展现。而后半句的“要看情况“,则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因为这件事情受到刺激,赶紧做个弥补。
以上这几篇小说的人物对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简生动精彩精确点题。——所有成功的短篇小说,它们的人物对白一定都具备这样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