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子管理学(第14讲)企业案例:量子思维,新视角看德胜(一)

(2016-12-09 11:22:11)
量子管理学(第14讲)企业案例:量子思维,新视角看德胜(一)

http://s4/bmiddle/001xoFpWzy7735ie4jF23&690

导言:自“量子管理学”概念问世以来,不断遭人质疑,连此概念创始人、牛津大学丹娜.左哈也在她最近新作《量子领导者》序中也坦言: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无疑为怪!

量子管理学?它在理论和实践上能站住脚吗?它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如何?

不少关注此领域发展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直截了当地问:量子管理学,有成功案例吗?

笔者以为:20世纪初,量子物理学兴起,用以探索宇宙的起源与运行。伴随量子力学产生的量子思维,超越了由牛顿力学产生的、重视确定性、秩序和可控性的牛顿思维,转而重视的是不确定性、潜力和机会,强调“动态”、“变迁”。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量子力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哲学(以佛学、道学及印度神学为代表)的共同之处,并逐步将其上升到宇宙观、社会观和哲学观的高度来认识。但其时,尚未大规模影响到现行的社会生活。

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一切几乎都由量子科技创造出的计算机芯片所主导,随着量子物理学在技术领域的成功应用:量子卫星、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其影响波及到企业、教育、军队及社会各个领域。管理因此需要变革,经由牛顿思维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管理学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在很多领域都不再适用了。

2015年前后,量子管理学概念由牛津大学教授、跨界管理大师丹娜.左哈(跨越量子力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首次提出,并逐步得到世界管理学界的认可。

但是量子管理学概念提出时日尚短,因此量子管理学尚无成功案例顺理成章:

其一,具有量子基因或量子因素的企业案例不是没有,而是缺少发现;

其二,许多具有鲜明量子基因或量子因素的初创企业型、创新型企业尚在路上,也还没有来得及发现和总结、提升。

认真观察,其实可以发现,今天在中国和世界上如日中天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脸谱、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以及传统行业中经营或转型相对成功的企业,如:IBM、华为、海尔、京瓷、宏碁等,包括下文要描述的德胜洋楼,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量子组织的特征。

本文并非阐述量子管理学、量子思维和量子组织的专业论文,而是用量子思维来观察和认识一个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文章,看看用新的观念、思维模式和视角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迪!?

一、  企业管理标杆企业新解读——德胜洋楼

http://s9/bmiddle/001xoFpWzy7735YjMAo58&690

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波特兰小街的德胜洋楼始建于1997年,员工不足千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农民工构成的建筑工人,德胜洋楼不是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一家房屋建造商,其主业是设计和建造美制木结构住宅(一种轻型木结构的低层单户住宅,中国俗称“美制别墅”),年营业额6个亿左右。

德胜公司的业务在中国虽然做到了第一(市场份额曾高达70%左右),但业界之外却鲜有人知,即使是苏州当地的人,也并不太了解。

时至2004年,网上检索,还几乎看不到有关德胜公司的公开报道。

当然,如果用心,网上还是能找到一点信息的。英国的《经济学人》周报2004年曾对德胜公司作过报道。报道中说:“加入德胜的员工。都会拿到一份86页的手册,手册里包括公司的规章制度——从工作安全到个人卫生等等。”公司要求员工“在三个月内改变他们的个人习惯”,如此方能被公司接纳,进而培训他们成为专业的产业工人。手册里面也包括各种情况下的奖惩条例。
《经济学人》报道中所说的“86页的手册”,就是现在公开发行的《德胜公司员工守则》的前身——《德胜公司员工读本(手册)》。那本小册子很单薄,装帧、设计、印刷都比较简单,丝毫不起眼。    
虽然没有公开出版,但《读本》在一定的范围内已经是小有名气了。许多来德胜公司的人,都会指名要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其时在坊间已经流传很久了。
2004年底,后来成为此书主编的周志友先生慧眼识珠,发现了这本手册所隐藏的巨大价值,并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征得公司最高领导者聂圣哲先生同意,出版发行了这本《德胜员工守则》。
此书一经出版,立刻获得管理学界、企业界和社会其他各界的高度赞扬和认同,从2005年至今,共重印了(25)次,2013年又重新修订后再度发行,销售超过100万册。
德胜洋楼的由此知名度逐渐如日中天,各界慕名来学习、考察、参观的人以万为单位来计数,十多年来累计达到()万之多。
要知道,《德胜员工守则》原来只是一本企业内部的“员工行为规范读本”,德胜洋楼若从销售规模和员工人数而言,只能算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为何赢得各界众口一词的好评、使参访者纷至沓来。趋之如骛呢!
2005年名声鹊起,至今德胜洋楼已经历12年风雨而屹立不倒,持久被奉为企业楷模,其原因又何在呢?

作为中国高等学府、各类商学院和培训咨询机构的管理楷模;成为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众说纷纭,德胜洋楼已经被各色人等从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翻来覆去地解析过无数遍了。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但即便是2013年《德胜员工守则》全新升级版发行,量子思维和量子管理学概念都尚未问世,都是在当时管理理论范畴内去解读德胜的。

时至今日,借用丹娜.左哈教授的观点重申:认真观察,可以发现今天在中国和世界上如日中天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脸谱、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以及传统行业中经营或转型相对成功的企业,如:IBM、华为、海尔、京瓷、宏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量子组织的特征。

 

那么,用量子思维的新视角解读德胜,德胜具备了哪些量子组织的特征,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新启迪呢?

一、  量子思维新视角下的德胜解读

有人设问:能否用一句话说出量子管理学的本质?

笔者以为:量子管理学是“迄今为止,最以人为本的管理学”!

亦即:将人看做是具有自主意识、独立追求、有爱有巨大潜能的个体,而非组织机器上受控的某个部件。

以牛顿思维为基石的管理理论认为:犹如认为“宇宙是稳定的、有序的、可控的”一样,企业组织也是边界清晰、运营有序和可以控制的。人在层级制的组织架构中,被安排在某个职能部门的某个功能性位置上,接受自上而下的组织命令,就如一架运营有序的机器上的某个部件或螺丝钉。对于人的激励,是以KPI(绩效)指标为参照的外在驱动力,管理即是通过管控(管人理事)达成目标。

而以量子思维为基石的量子管理学认为:从亚原子尺度看宇宙,宇宙是“动态”的、“变迁”的、“高度不确定”的,宇宙由具有不同能量(振动频率)的粒子组成,所有的粒子皆可称为“量子”。量子之间通过量子缠绕(科学实验证实量子之间具有超时超距的联系)的方式连接成网络,量子成为网络上的节点。

用量子思维的观点来看人和组织,每个人都是网络上具有能量的节点,网络构成量子组织的形态。个体的价值(量子的能量)视其被链接的程度,被链接得越多,价值就越大。人是量子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

管理的本质因此被定义为:激发人(本身具足)的善意和潜能。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

外界看德胜,绝大多数认为德胜是以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取胜的,殊不知,达到产业工人素质标准的德胜员工是自由的、快乐的和幸福的,就像法律制度保障下的合格社会公民,得到的是安全的社会保障,却并未感到被束缚的不自由。

 

让我们从量子思维新视角,感受德胜的量子组织形态特征: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