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记
India
Diary 丁苏吉亚---迪马普尔---科希马 (2020年1月29日,星期三)

旅行资料:
交通:火车,
Sleep, New Tinsukia JUN, 11:00---Dimapur, 15:55 (Rs.190)
汽车,Dimapur---Kohima, Rs.700
在丁苏吉亚住了整整三天,这三天相当的充实和有意义,对这个地方慢慢的喜欢上了。在这里走来走去,已经习惯了所看到的一切。旅馆老板也不错,虽然我们聊的不多,不过他倒是很愿意跟我聊。他表情比较严肃,但实际上内心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仅仅是不拘言笑而已。今天我离开旅店向他们告别时,他不在,不过他已经预先准备好了一个标有Hotel
Mayur的信封让他的伙计给我,里面是旅馆专门印制的住宿收据,如此认认真真的,是我到印度以来第1次遇到。


本来想到铁路口对面前天买口罩的药店再去买一点口罩,但看到一辆ToTo车过来,想想其它地方也会有口罩,还是先去新丁苏吉亚火车站吧。完成了在印度这个角落的任务,那么我现在开始要往回走了,去迪马普尔看看是否真像在古瓦哈迪了解到的可以去那加兰邦。因为迪马普尔处于那加兰邦境内边缘位置,如果在火车站我就被阻止出站,那就直接买票去古瓦哈迪。买了火车sleep级的票,上火车后一看,坐我对面的有好几位是本地人的面孔,她们看我跟她们一样像本地人,所以也没有意识到我是外国人。这段路前面的一部分前几天已经来过,接下来走过去的路看看两边也与前面的景色差不多,阿萨姆邦在这一带都是大片的农业区。
快到迪马普尔时,我问坐对面的那几位女孩子,去科希马怎么走?她们几位相互商量后告诉我有大巴去那里。下了火车先到火车站内的餐厅吃饭,进去看看没有客人,可能还没有到餐点,只有两位年轻女店员,都是那加兰人面孔,所以她们看我也没有意识到我是外国人。看她们厨房里正好有个大桶盛满刚刚烧好的米饭,那情景就像在国内某家小餐厅里,人和物完全是中国式的。



饱餐一顿后走到站厅外正好遇到一位年纪较大的警察,我问去科希马的车在哪里坐,并且告诉他我是中国人。他听了立即指着站内广场带我走过去,看到一辆出租车就问对方是否去科希马,告诉我他去的。不过听了价格要1400卢比后我表示太贵了,这时边上又有了一辆车有人上去,这个警察问了对方后招呼我过去,车费是700卢比。这还可以啊,看来那加兰邦真的可以去成功了,于是谢过警察后我就上了这个车。在车上搜索住宿地,也是凭大致概念和地图选了一个青年旅馆,今天又将是一次像前几天到丁苏吉亚一样的空降行动,一路摸索一路征战。





火车站停车场在火车站东侧,所以我们的车并没有从城区中心走,只是在城里开了一小段就出城,迪马普尔也是个极普通的印度城市,没有什么特色。不久就开始上山路,这段路在修路,从原来的柏油路改成水泥路。整个那加兰邦处于山区,到邦首府科希马走的山路曲曲弯弯并且因为修路颠簸不断。在国内做去印度的准备工作时特意逐段逐段地详细看过这条公路,因为当时还想着在印度租车自驾,所以对这段山路特别注意。可惜因为天黑这段路无法仔细观察,就这样懵懵懂懂几个小时后忽然看到前方出现星星点点覆盖的山体轮廓,那就是科希马。此情景像极了大吉岭,满山满坡挤的密密麻麻的房屋,在黑夜里房屋的灯光构成立体的星网蔚为壮观,这一带几个山头就是科希马城区。
我让司机与旅馆的人电话联系后不久我们的车就停在了一个三岔路口的房子边,司机说到了,并且帮助拿我的大行李箱扛上三楼旅馆。这个旅馆似乎没有其他客人,但没多久就改变了我的看法,还有一位印度人客人。而旅馆接待人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那加兰本地人,个子小巧,腼腆寡言。想想他们的祖先从中国过来,现在看到他们总有种相熟之感。
科希马在二战时曾经有过英印军与日军之间的激战,1944年3月日军发动英帕尔战役,协同作战的还有日本扶持的数万印度国民军。日军北路直插科希马,企图切断英印军的后路。不过当时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而英印军在从缅甸败退后也意识到必须坚决顶住日军攻势,否则一旦失去英帕尔地区日军就会获得大量物资并方便地向西进入印度平坦的腹地。双方在英帕尔城外和科希马的战斗持续了2个月后日军撑不住了,在遭受了惨重损失后日本南方军司令部在7月份不得不中止这场战役,接下来就是一路留下累累白骨的溃退。

当时有一个团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编入盟军战斗序列参加了英帕尔战役,而中国驻印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在1944年4月份从印度利多出发攻入缅甸北部地区,这也让日军无法集中兵力用于英帕尔作战。以前读英帕尔战役的战史,其中提到在科希马地区领导人的网球场有过激战,好奇心驱使我寻访这里,同时也特别想知道当代那加兰人的现状,明天就可以知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