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是方程吗?
(2019-03-12 08:39: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专业研修 |
最近在学习简易方程这个单元。
办公室有老师和我商讨这样一道是非题:x=0是方程。( )乍一看这个式子有点奇怪,方程总是要包含一些运算的,而这个更像是某方程的解。可是通过几秒钟的回神,依据方程定义来判定的话,这个式子完全符合定义要求——未知数、等式,都具备。那,不就是方程了吗?并且参考答案也是这么认为。可,可是,还是觉得那么奇怪。方程不是需要解的吗?x=0怎么没有一定的环境,说等于就等于0了呢?无独有偶前两天也遇到了类似的题:x=3是方程的解。()这个判断是错误的,方程的解总是要有方程,才有解的,这是一个相互的问题。没有题哪来值?那么x=0是方程的话,也不存在解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查找资料是上策。
翻开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没有找到对此的说明。最后在该书末尾附录的参考资料《等式与不等式》中发现这样一段话:“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同一个整式,所得的方程和原方程是同解方程(即有共同的解)。解方程实际上就是把一个较复杂的方程,根据方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较简单的同解方程的过程。最后得到的x=a也是原方程的同解方程。”仔细理解这段话,实际上教材认定x=a是方程。
我又查阅了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一书。书中第四章《再次建议淡化“含在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指出,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对方程的定义不严谨,忽略了方程本身的意义,方程概念的核心是要“求”出未知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方程是为了让人去“解”的,谈方程,必须说到“求出未知数“。因此,需要淡化这个笼统简单的定义,“如果非要拿它当作基本出发点来判断是非,硬要人们承认x=1是方程之类,恐怕是没有意义的自我折腾,不足为训。”由此,我想到前一段时间有老师为明确长方体中哪些棱应该称之于长、宽、高,而为此展开的争论,如出一辄。想必要是由张教授来评说,也是我们这些数学理论知识还不够丰富的小学老师们的“自我折腾”了。
说到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还应多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尽管我们教的是小学,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脉胳的,教师只有站得更高,才能做到合理把握纵深发展,了解哪些知识是真正需要教给孩子们的。唯有眼界高了,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井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