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日记】家长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为什么要有所不同?
(2012-09-17 23:31:06)
标签:
少儿接受行为餐桌礼仪心情愉快育儿 |
分类: 教育杂谈 |
家长对一个特定的孩子的接受情况会受到这个孩子的性格的影响,这一事实可以用下列的图表来表示:
|
可接受的行为 |
|
不可接受的行为 |
家长对孩子A
|
可接受行为 |
|
不可接受行为 |
家长对孩子B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更容易接受女孩而不是男孩--另一些则相反。非常好动的孩子对于有些家长来说比较难以接受。与那些更加顺从、依赖性更强的孩子相比,充满好奇心、喜欢独立探索各种事情的孩子会令一些家长较难接受。我曾经认识一些孩子,他们有着能够吸引我的巨大魅力,以至于我似乎可以接受他们的任何行为。我也不幸遇到过一些孩子,和他们在一起会令我感到很不愉快,这些孩子的大部分行为在我看来都是无法接受的。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可接受行为与不可接受行为的分割线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会上下移动。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长当前的心情以及家长与孩子所处的情况。
当一位家长在某一时刻感到精力充沛、健康良好、心情愉快时,就很可能容易接受孩子的大部分行为。当家长自我感觉良好时,孩子的行为就较少会令她心烦。
|
可接受行为 |
|
不可接受行为 |
家长心情愉快时
当一位家长由于睡眠不足而感到疲惫不堪,或是头痛,或是正处于急躁易怒的心情中,她的孩子的很多行为就会令她感到心烦。
这种不一致性可以用下表表示:
|
可接受行为 |
|
不可接受行为 |
家长情绪不好时
家长的接受感也会因各种情况而异。所有家长都会发现,当全家人一起去朋友家做客时,他们对孩子行为的接受程度就会比在家里时大大降低。当祖父母到来时,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容忍度也会突然发生变化!
当有客人在家里用餐时,孩子的餐桌礼仪往往会令家长恼火,尽管当家里没有招待客人时,这些同样的行为都是可以令家长接受的,这一点肯定会常常令孩子们困惑不解。
这种不一致性可以用下面的图表表示:
|
可接受的行为 |
|
不可接受的行为 |
客人在场时的餐桌礼仪
|
可接受的行为 |
|
不可接受的行为 |
与家人在一起时的餐桌礼仪
两个家长的存在也为家庭中的接受感增添了复杂性。首先,一个家长常常比另一个更能接受孩子的行为。
例如:小明是一个健康活泼的5岁男孩,他拿起一个足球,开始在起居室里和他的兄弟一起扔着玩。妈妈感到心烦,发现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能接受的,因为她害怕小明会打破房间里的东西。然而,爸爸不仅能接受这种行为,而且还骄傲地说:“看看小明--他会成为一个橄榄球好手。看看这个前进传球,快看呀!”
此外,每个家长的分割线也会根据情况和心情的不同而上下浮动。因此,一个母亲和一个父亲无法在同一时刻总是对孩子的同一个行为产生相同的感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