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载新中国成立后遣返日本“开拓团”的历史记录

(2011-07-31 06:13:55)
标签:

中国政府

日中友好协会

遣返

舞鹤

日本和平联络会

杂谈

分类: 情感夜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府继续以人道主义精神解决未遣返的留用日侨、残留妇人、日本孤儿等战争遗留问题,续写葫芦岛日侨大遣返的新篇章。

    1952年,在华日侨仍有3万余人。为使他们早日回国,同亲属团聚,中国政府在同日本政府无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决定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邀请日本红十字会、日中友好协会和日本和平联络会三团体来华洽谈日侨归国问题。以廖承志为首的中方代表团与日方进行了四次谈判,1953年3月5日,中日双方签定了“关于商洽协助日侨回国问题的公报”,确定以中国天津、秦皇岛、上海三地为日侨归国出境港口,由日本派船直达上述三港接侨。随后日船“兴安丸”、“高砂丸”、“白山丸”等多次往返,在大约两年时间里,分期分批地接回日侨3万余人。对此,周恩来总理曾说:“去年大多数人都被送回国了……这是我们友好的种子。”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国政府又着手解决日本残留妇人、日本遗孤的回国定居问题,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先后有4000余名残留妇人和3000余名遗孤回国定居。至此,东北日侨归国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葫芦岛日侨大遣返,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当年从这里踏上归国之路的日侨俘,大都已作古或成了古稀老人。岁月的流逝,抹不掉他们在中国结下的历史情缘。当年启航的汽笛至今仍在他们心中回荡。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他们的记忆里,既有对侵略战争的反思,又有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既有对和平的呼唤,又有对中日世代友好的希冀。

 

W020071009466005156681.jpg

 

1953年3月15日上海小学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市民欢送乘坐白山丸回归的日侨

 

W020071009466005154206.jpg

 

1954年9月27日乘坐兴安丸回归的日侨进入舞鹤港

(位于日本京都府东北部,面临若狭湾)

 

W020071009466005314710.jpg

 

家族在舞鹤港码头欢迎归来的日侨

 

W020071009466005316010.jpg

 

1953年3月23日,日本神奈川县为回国的日侨举行欢迎仪式

 

W020071009466005313795.jpg

 

1954年10月1日晨,日本市民欢迎从舞鹤港到横滨站的日侨

 

W020071009466005318123.jpg

 

1955年4月2日晨,到达横滨站的日侨

 

W020071009466005317665.jpg

1958年7月16日,到达横滨站的日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