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乘风破浪》:人生本是一出戏

(2017-01-22 08:46:57)
分类: 看电影
《乘风破浪》:人生本是一出戏


  相比其他几部早早占据了春节档的电影,《乘风破浪》的出现有点“横空出世”的感觉,而面对这个档期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二次做导演的韩寒更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没看电影之前,自然不知道他的底气何在。之前对这个电影的了解仅仅是那支配了《在雨中》的预告片,莫名就被深深吸引,进而变得无比期待。看了提前场,比预期的更好,如果说《后会无期》还只是一次试水,《乘风破浪》的表现已经完全让人刮目相看,要知道,这仅仅不过是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导演韩寒对于自己青春和成长的一次追忆,电影中的人设非常有趣,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故事的主题是怀旧,视听语言却又新鲜前卫,看得出,对于从70后、80后乃至90后的观众都有悉心关照到,这个确实很厉害,当然,相信每一个人在片中Get到的共鸣点都不一样。
 
  对白方面,延续了《后会无期》风格的同时有了升级,轻松幽默,网络化而又不觉得低俗,这次更是在喜剧表达上完全放开手脚,从头到尾的笑点很多很密,有了充满年代感的故事做为背景,黑色喜剧特有的飞扬和癫狂变得更加任性自然,放得开,又收得住,张弛有度,穿插其中的情感部分犹如藤缠树,融合得恰到好处,合理地分配了笑点和泪点,既好笑又温情,心思细密,值得称赞。

《乘风破浪》:人生本是一出戏

 
  片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当然是重回90年代的浓浓怀旧感。故事的发生地是典型的江南小镇,古旧破败,却又充满勃勃生机。卡拉OK歌厅、录像厅、石板街上的摩托少年、长发、花衬衫,以及《英雄本色》和《在雨中》,对于80后来说,都是鲜明而又充满深厚感情的时代符号。而几位主人公的名字“阿正”、“阿浪”、“小马”和“黄志强”就能看得出来,明显是致敬了黄金年代的香港电影,小镇的江湖往事,父辈的热血青春,有荒唐不羁,也有情义盖天。做为外来者的邓超,在这里见证了一段奇妙的成长经历,而与其称兄道弟、出生入死的几个年轻人,也在未来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人生本是一出戏,却更像是一场梦,我们没机会重回过去,那就在韩寒为我们编织的电影梦里实现一次吧。
 
  演员部分,无论主角配角,都表现到位。前面说了,人物关系是个有趣的点,而几位演员和角色的对应同样有趣,初看好像不够合理,但恰恰是这种反差,让彼此之间的火花擦得更耀眼,越看越觉得很对。邓超、彭于晏和赵丽颖三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实在是妙不可言,角色性格、言行举止又排斥又互有影响,更是纠结在一起,每个演员都完全化身戏中的角色,而不会太过于突出抢眼,这很大程度也应该归功于导演对电影整体的把控。此外,董子健的“小马”、高华阳的“六一”以及金士杰的“金所”和李荣浩的“黄志强”,都是戏味十足的配角,各有各精彩,尤其是“小马”的梗,相信更会让无数人心领神会,算得上是分量极重的一个彩蛋。

《乘风破浪》:人生本是一出戏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几场飙车戏很见功力,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镜头语言,都极具速度感,和场景的融合也很完美,这种专业和精准同样来自于导演韩寒,我们都知道,他众多头衔中,有一个正是“职业赛车手”,获奖无数,所以拍出精彩的车戏,于他而言实在算不上是件难事儿。
 
  从作家、赛车手到电影导演,有动有静,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在韩寒身上神奇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在电影里,便是充满多元素的影像趣味,能做到毫无违和感,实在是难得,从《后会无期》的青涩到《乘风破浪》的成熟,进击的韩寒绝对当得起“跨界英雄”的称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