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先飞特权需公开完整航班信息
杨于泽
航班晚点是中国民航的一个痼疾,最近舆论挞伐甚急。有空管人员近日向媒体透露,目前有些延误是飞机“插队”造成的,载有政界、商界以及民航业内大人物的要客航班可以享受优先放行,只需跟空管打个招呼就行。
日前美国航空数据网(FlightStats)发布最新统计数据,全球35个国际机场的6月份准点率排名中,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以18.30%和28.72%包揽倒数两名。中国航班准点率由此可见一斑。乘客自然地把气出到机场和航空公司身上,但到底是谁的不是,一直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军方占用过多的航路,由此导致所以“流量控制”。
在“流量控制”的情况下,“要客航班”享受优先放行的特权,无疑是加剧了航班准点有序的难度。政界、商界以及民航业内大人物享受“先飞权”,一直不为普通民众所知。过去人们知道,政府机关都有预订、购买火车票和机票的内设机构,可以优先购票坐火车、飞机,人们以为优先坐就是机关干部的特权。但现在看来,“要客”的特权不只是优先坐,而且可以优先飞。
对于高官优先飞的特权,媒体偶尔有过曝光,但没太引起社会关注。
2011年5月8日,宁波机场海航“HU7297”航班挤下海航另一航班先飞,有消息说,原因是一位副部级领导在“HU7297”航班上,其所乘飞机有权先飞权。当时,人们以为,那是高官偶尔搞一下特权,没有太当一回事。
现在看来,“要客航班”不仅是一种特权,而且是制度化的特权;享受此种特权的不仅有高官,而且还有商界大佬以及民航业内领导。这样一来,享受特权的人就够多的了。比如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可以享受航班先飞权,而每个省“五大家”班子成员就有三四十人,加上副省级城市、副部级高校的班子成员,还有离退休领导,总数每省上百不足为奇。而高官坐航班是家常便饭,则被插队延后起飞的航班就不知凡几。加上商界大人物,航班插队情形可想而知,各地航班不晚点很难。
优先起飞作为一种特权,不可能得到法律的保障,但肯定是有着某些内部文件的支撑。虽然有文件出处,终究是见不得光的东西,它只能在内部得到贯彻执行,这正是优先起飞特权的“制度”弱点。现在是一个讲究权利、秩序和文明的时代,官员、商人与普通人在权利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是大忙人,没人应该拥有特权。现在中央要求领导出行不扰民,官员自然也不该享有优先起飞权;如果商人要享受特权,可以购买私人飞机,但私人飞机也得排队起飞。
遏制“要客航班”的优先起飞特权,必须清理并废除那些设立特权的内部规定,并公开航班起降信息,而且是完整的起降安排信息。现在机场航站楼内到处是电子显示屏,信息公开不存在任何技术困难。哪个航班想插队,理由是什么,让大家一目了然,然后可以顺藤摸瓜找出搞特权的人。潮水退去后,轮到光屁股裸泳者出洋相了,那滋味可不好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