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演习应多吸纳公众参与
杨于泽
昨天有消息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日进行了国内首次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的试验,导弹试射后到达四五十层高的写字楼外,成功穿透19毫米厚的玻璃幕墙,成功扑灭60立方米室内烟火。
这种技术,说不定就是“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但我忽然觉得,真正的消防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一系列的应急处置和人员互动。它是一种集体行动的能力,以技术和行动为基础,体现行动的经验积累。
网上查了一下,现在到处都在进行公共安全演习,就跟我们的军队在各个方位和时段频繁进行实战演习一样。比如中俄海军联合演习尚未完全结束,解放军海军又宣布要在东海实弹射击演习,目的就是训练军人的军事本领。同样地,中原油田南苏丹项目人员8日进行了反劫持演练,天津市上月举行了乘客紧急疏散及安全防火演练,目的都是让大家参与公共安全的维护。
武汉也在举行多种公共安全演习,比如武汉警方近日在地铁2号线循礼门站进行了突击排爆演习。据媒体描述,10多位排爆特警围着一个可疑的黑色箱子研判,大量民警和保安人员则负责维持秩序。去年12月地铁2号线开通前,警方也在地铁站搞过反恐演习。
遗憾的是,有关部门显然是把民众当成了看客。警方在演练,而地铁乘客大多数的反应是觉得莫明其妙,总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2011年元月有关部门曾在江夏举行一场公交消防演习,演习地点在一处荒效野外,甚至连局外的看客都没有。
曾几何时,恐怖袭击、高楼火灾等都似乎离我们很远,但现在“反社会”的公交纵火案时有发生,高楼火灾、公汽自燃也不稀奇。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不仅成了政府的重要课题,而且成了一种市民的实用性素质。人们不仅要学会自救,而且应当具备救援他人的能力。
我们很难想像,一旦突发事件真的发生,现场只需要警方处置,而民众能够置身事外、安享警方应急处置得来的太平。上个月,汉口青年路就有公交车自燃,这自然需要消防部门起来灭火,但更为关键的是及时疏散乘客。乘客也不是等着别人来疏散,而是应当自救并向弱者伸出援手。
所以说,有关部门不能自顾自搞演习,演习的一个关键是引导民众参与进来,让尽可能多的人习得应急的能力。在北京,有一座海淀公共安全馆,让公众进行各种公共安全体验,学习自救与互救知识。遗憾的是,海淀公共安全馆2005年建成开庭,现已闭馆多年。
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本应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大家的参与。我们有一个习惯性说法,就是说群众“素质不行”。其实天底下没有天生的素质,素质是教育与学习的结果。视公众为演习的看客,公共安全馆长期关门,那不会有“大吉”,那绝对是一个错误。
前一篇:农家子弟火箭升官并不天然合理
后一篇:执政地位不是官员逍遥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