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销售奶粉,安全系于监管
(2013-06-21 21:49:15)药店销售奶粉,安全系于监管
杨于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9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20日正式公布,其中包括一系列最严格的措施。比如适时修订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并试行婴幼儿奶粉在药店专柜销售。
人们不信任国产婴幼奶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此前国务院就婴幼奶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现在9部委各自拿出具体措施,从标准、奶源、企业重组、加工、包装一直到销售形式,环环相扣,样样今非昔比。这体现了政府克难攻坚的坚定决心,是人心所向。
要提升婴幼奶粉质量和安全,一个必要前提是,弄清楚我国粉质量安全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我国婴幼奶粉安全事件频出,其根源是复杂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比如标准是有问题的,经常引发争议;奶源不安全;奶粉生产企业多,生产集中度低,监管难度大。每个环节都要改进,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这一切,其实都可以归结为监管问题,都可以说是政府没有管好。有人会说,有的问题明明在企业身上,凭什么怪政府呢?我们的反问是:是谁给了企业唯利是图的机会与空间?生产集中度低,本是市场发育的阶段性状态,但政府其实也可以有所作为。
奶粉的标准问题,同样要落脚到政府监管。5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要求,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现在卫生计生委又宣布,要把婴幼奶粉放在药店里卖。这等于说,要把婴幼奶粉当药品对待,高标准严要求。但标准不足以自行,要使企业严格执行标准,还是得靠政府监管。
过去我们不是没有婴幼奶粉标准,而是政府监管不到位,让标准形同虚设,这就是我国婴幼奶粉问题上的主要教训。不管是2003年发现的“大头娃娃”奶粉,还是2008曝光的三聚氰胺奶粉,原因都不是标准不高,而是企业胡作非为,而监管部门长期装聋作哑。如果监管部门监管到位,就算是执行现有标准,婴幼儿吃奶的基本安全也应当是有保障的。
现在要让我们的标准与国际接轨,并且把婴幼奶粉放在药店专柜销售,表明我们高标准严要求,但这样做本身并不足以保障奶粉的安全性。标准是写在纸上的,企业执行是另一码事。药店里卖的药,就目前而言,假药劣药被查出来的也不少见。只有让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再把合格产品放在药店里卖,药店里的药品和奶粉才会安全起来。
也就是说,婴幼奶粉的质量安全靠标准,靠企业生产,但底线是严格的政府监管,关键是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制定严格而科学的标准,提高奶粉生产集中度,本身就是政府监管能力的体现。监管是需要一定的软硬件条件的,给监管部门配置必要的人、财、物资源,也是必需的。
而如何让监管部门忠于职守,能够闻风而动,是真正的难点所在。正如媒体揭露的,现在一些监管人员与不良企业及商人狼狈为奸,是架空政府监管的重要因素。所以监管好监管者本身,遏制监管腐败,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前一篇:高考状元不是一头死猪
后一篇:孩子饿死家中的人伦悲剧不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