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大米出山,我们能够做什么
(2013-02-28 14:26:21)镉大米出山,我们能够做什么
杨于泽
据广东媒体近日报道,2009年,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从湖南省7家粮食企业采购了1.48万吨大米,经抽样检测,发现7个样品的镉含量全部超标。而媒体近日前往湖南多家国家粮库调查,得到的是坦诚的答案:“湖南普遍存在大米镉超标情况。”
一省的大米普遍镉超标,而镉是一种致癌物,考虑到大米是南方人的主粮,每个人每天都大量摄入,这事儿是很严重的。据说深圳市已向省里作了汇报,而广东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切实加强对湖南问题大米的监管,严防流入市场。湘粤双方商定,检测合格的批次按原合同执行,不合格批次由湖南方面提走并退款。问题似乎得到了及时而妥恰的处理,广东人算是可以放心了。
但广东人可以放心了,其他地方的人却顾虑重重起来:比如湖南人自己是不是一直在吃镉超标的大米?现在农产品市场是全国一体的,广东将含镉大米拒之省门之外,而湖南镉超标大米会不会流入其他国内市场?更有公开报道说,我国市场上大米将近30%铅超标、10%镉超标,每年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网络上有人提醒,要尽量避开辽宁、浙江、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地产的大米。就算外省人避开了这些省份产的大米,本省人怎么办?
重金属严重污染大米的消息盛传,而有关部门不闻不问,既不出来澄清,也不予以证实。这样的做法,回避了矛盾,避免了社会恐慌,但也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从公众的知情权来说,有关部门是失职了。回避矛盾,从好里想,政府可能采取所谓“只做不说”的模式,悄悄推动问题的逐步解决。但公众不知情,没有向政府施加压力,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有关部门正视了问题,更遑论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既然问题摆在那里,我们应上的正道就是直面问题,在官民互动中推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把问题捂着掖着。毒大米的种植面积很广、量很大,这不是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理由。重金属超标,损害人的健康,即为不合格农产品,有关部门理应把他们找出来,依法进行处理,该食用转工业的就转用于工业,该销售的还得销毁。大米有毒却让人吃,看起来“物尽其用”,解决了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但我们将来付出的代价肯定跟吸烟致癌一样确定,那除了天文数字一样的治疗费用,还有无数人的生命。
有消息说,国务院已出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了,湖南也曾透露计划投入数百亿元,这是“源头治理”。但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难收药到病除之效。眼下最现实的做法应该还是严控甚至停止再上新的重金属冶炼项目,防止重金属污染范围扩大、重金属污染加深。从去年四川什邡钼铜项目风波来看,现在一些地方仍抵挡不住GDP的诱惑,敢于火中取栗。如果不严控新项目,中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不可能得到治理。
而无论是管住镉超标大米,还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都有一个前提,就是重金属污染信息的公开,使全社会产生紧迫感。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信息。但政府信息不公开,大家必然无知而无畏:吃毒大米的人笑呵呵,上重金属污染项目的企业“心无挂碍”,监管者觉得无所谓。公众不知情的结果,必是政府“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