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坝体坍塌将工程验收砸出一个大窟窿
(2013-02-19 16:28:21)水库坝体坍塌将工程验收砸出一个大窟窿
杨于泽
2月16,山西省洪洞县曲亭水库坝体坍塌100多米,1800万立方米水冲出水库,导致4个村庄进水,南同蒲铁路与108国道交通中断,并造成1人死亡。而山西省水利厅网站显示,曲亭水库曾于2004年至2008年完成除险加固,经省级竣工验收“达到优良标准”。
号称质量优良的水库大坝,居然在初春枯水季坍塌100多米,狠狠地抽了竣工验收一记响亮耳光。验收迄今不过五年,就悍然垮掉,这不仅证明工程不优良,而且应该只能算劣质。当初是哪些专家参与验收,依据什么认定它“达到优良标准”,值得好好调查研究。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责任的重要一环,现在出了大事,追究责任显得十分必要。
但放眼中国,不要说省级优良工程,就是国家级优质工程,垮掉、烂掉的也不稀奇。有报道说,一大批“鲁班奖”工程也是豆腐渣,比如安徽铜陵长江大桥出现裂缝、混凝土脱落,北大生命科学院新楼使用一年天花板渗水,计划屹立百年的中国体育博物馆10年左右就通体开裂。北京机场T3航站楼,居然还被风刮跑了屋顶。再回头看一个省级“优良工程”的坍塌,实不足为奇,似乎也不可苛责于人。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中国现在工程遍地开花,认定的优秀优良工程也多,其中一部分垮掉、烂掉似乎有其必然性。这种思维看似公允,其实是一种诡辩。建设工程多,但优质工程未必就多,认定很多优质工程就没有道理。一部分优质工程垮掉、烂掉,无非是说工程验收极不严肃,现在看来几成儿戏,于工程质量毫无证明力,更无保障力。
这种儿戏,设想一下,无非是几种情况:一是验收专家责任心不强,马马虎虎;二是专家拿了人家好处,投桃报李;三是受到权力压力,违心点头签字。几种情形性质颇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责任链断裂,工程质量的责任缺失。没有人负责,关键是没有谁出来要求谁承担责任。况且即便是劣质工程,三五年内就砸掉“鲁班奖”牌子的毕竟也是少数。一旦出事,有关部门嗔风怪雨,问题就被唬弄过去了。
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重建工程质量责任。工程质量责任,只能是一条责任链:施工者有责任,监理者有责任,验收者有责任,业主方也有责任。竣工验收是对上游责任的验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现在必须切实制止专家走过场。专家参与验收,要承认他们技术服务的价值,给予有吸引力的报酬。如果工程验收合格后出事的,视专家为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追究其渎职罪嫌。查出受贿行为的,以受贿罪论处。
现在最难的,恐怕要数落实业主责任了。水库大坝、长江大桥、机场航站楼都是国有资产,政府是业主,按理出现质量事故政府应当最心疼。但其实不然,航站楼屋顶被风刮跑了,花钱重盖一个;长江大桥混凝土脱落,拨款重新铺上。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十年大修24次,政府也不生气。如何让政府成为“责任政府”,这是一个更大的课题。只有政府负责了,它才会认真追究工程验收环节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