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管”只是懒得管的常备借口
(2010-12-15 20:11:47)
标签:
南京三聚氰胺质监部门食品添加剂杂谈 |
“不好管”只是懒得管的常备借口
杨于泽
《扬子晚报》记者14日到南京数家干货市场暗访,发现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几近泛滥,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火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凯直言,不少火锅店使用添化学加剂糊弄消费者。记者询之省质监局,对方工作人员坦率地表示,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太多了,她自己也无法明确告知这些产品究竟能否食用,意思是不好管。
食品添加剂多了不好管,质监部门就可以放任不管了?三聚氰胺这东西不好管,但质监部门还得管。如果不好管就不管,纳税人还养着质监部门就纯属无意义,不如将它撤销算了。如果真要撤销质监部门,大概质监工作人员又不乐意、不答应了。到时候,他们肯定会说,质监对于市场至关重要,全体质监工作人员想干事、能干事,浑身有劲没地方使。
老百姓找有关部门办事,官员若嫌麻烦、想推脱,随口就会说“这事不好管”。“不好管”是借口,不想管、懒得管才是实情。在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品种未必比中国少,但他们都管起来了,管得很好,原因是其质监机构不敢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市场上产品多,不好管也许是真的,但事在人为。既然监管是职责所在,不好管也得想尽办法,把市场管好了,让消费者放心、满意。
有关部门敢说不好管,说到底,是因为管与不管一个样,不管照样过。近几年来,食品市场上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系列问题陆续爆发,反复暴露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但有谁受到了责任追究?国家质监总局原局长李长江受过追究,还是因为三聚氰胺影响太坏,但没多久人家即告复出。什么都不管,也就是什么脑筋都不动、什么事都不做,而官照当、工资福利照拿。既然如此,谁还愿意管事?
质监局说不好管,但质监局占着茅坑,老百姓也只能找它讨说法。一名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既然有人上门讨说法,按理装也得装出很在乎、很努力的样子。事实不然,即使面对记者,他们也敢坦然直言“无法明确告知这些产品究竟能否食用”。官腔官调都免了,直陈无知,可见其精神何等放松。不担心媒体拿他们的话做文章,作“不负责任”、“一问三不知”之类的负面解读,因为他们拿准了人们拿他们没办法。
这显然是一个体制问题:让那些懒官勤勉起来,在其位,做其事,不好管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现在食品安全领域乱像频仍,我们对官员老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情绪,闹情绪没用。官员不成钢,并非他们天生不是成钢的料,而是我们没有在锻炼上下功夫,没有给他们创造由铁而钢的制度环境。想像一下:如果民众对官员的生存、晋升构成压力,官员们还敢只顾逍遥、不图表现吗?知道问题所在却不思改变,拖一天算一天,这也是一种懒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