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

标签:
杂谈 |
分类: 柴米油盐 |
大年初二
一位加拿大的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哪里过年。我说在北京,他说早知道前两天在北京的时候就找我了。他一个人在广西和云南转了一圈回到北京,又买了张火车票去了大连。他想起我是在大连读书工作过的,问我是否有朋友可以陪他一起玩,一个人有些孤单。他是不怕孤单的人啊,每年都从加拿大来中国,喜欢去没有去过的地方,喜欢结交不同的朋友,呆够了就回加拿大。这样的人,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走在一个陌生城市里冷清的广场或者街道上,想着回家过年的人都已经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也感到了孤单。
我在大连读书时结交的好朋友,晚上从美国打电话过来拜年,说她那里很没有过年的气氛,但还得在凌晨坚持不睡,给国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打电话。一个尤其注重家庭团聚的节日,往往让在国外漂泊的中国人心中万分纠结。好在她和一些同事同在美国,相信大家一起包包饺子,聊聊天,这个年也就过去了,没准也会成为她以后记忆中很特别的一个春节。
在国内过大年初一的时候,一个刚刚去了苏丹南部工作的朋友还在开会。当地的生活只具备生活条件,汽车和冰箱坏了,都要专门找人从其他城市过来维修后才能使用。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想在当地招工作人员也很难。做事的效率也低,别人告诉她,能在苏丹坚持工作六个月,在世界上其它的地方都能生活下去。但是她很开心,喜欢那里淳朴的人、美丽的自然和自由的生活。
在英国的朋友跟她的先生打来电话,我问她今年布莱顿华人的春节晚会怎样。她说仍然是中国文化中心在组织,她也仍然是负责管理食品的志愿者,节目里还有舞狮子,变化不大。但我相信,演员和观众里会有很多新面孔,一批批中国的留学生来了又走,不知道去年我在厨房里帮忙时遇到的那个小伙子是否已经开起了自己的中餐馆?不知道英国新的移民政策出台后,以后来参加布莱顿华人春节晚会的人的数量是否会受到影响。
到玲子的博客上看看,玲子的妈妈写到:中国人传统的春节就要到了,我没有什么盼头,我宁愿时间倒退到和女儿在一起的日子。玲子是我高中时候的同学,后来去了美国,不幸得了癌症,09年新年去世,留下伤心的父母在国内和孤独的老公在美国。
还有一个朋友带着妻子去逛地坛庙会,这个还有几天就到预产期的妈妈,希望能动动胎气,让孩子早点出生到世上。这个本来应该在春节前出生的小家伙选择了兔子作为属相。
媛子开始为她的《我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写了序,除因临近三十岁人生的感慨,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国内忙碌着的人到了生活平静而舒缓的英国,会自然而然地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感慨同样为人,生活方式却如此之不同。
来再次看了一遍收到的春节祝福的短信,回复过去。又给几位老师、同学和朋友发去短信,有些回国之后还没有联系的,顺便告诉他们我的新号码。他们是我生活中遇到的无数人中的少数,偶尔失去联系,也不常见,但却总是在心里。
我是不喜欢凑热闹的人,这个春节过得也非常安静。看到这些朋友在春节里做的事情,感叹人生多彩但又无常,感觉自己需要一些东西振奋一下。在大年三十的午夜,周围分散的鞭炮开始集中起来,枚枚的小火球,连续飞上半空,化做无数明艳的火焰,在散开的过程中不断变换着,然后是震耳的声音在头顶炸响!我精神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