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四方游记 |
也参考网上的功略说说山西之行。前3天是随机构安排走,后4天属于自助。走了几个地方,总体印象是山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五千年文化不是白说的,但是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并且后期开发不足,每个景点都感觉管理者只是在门口坐等收钱。
第一天 北京-太原
机构每年一度的AWAY DAY今年定在山西,据说老板在几个方案中钦点了山西,结果他本人却没有参加。相比之下,另一个方案九寨沟是众人所向往的。这个原因加上很多人去过山西,最终我们14个人坐着旅行社安排的30坐的大巴,和旅行社的一位司机和一位全陪奔赴太原。
北京到太原的高速徒有其名,因为双向的车道都很窄,弯路坡路较多,经常与笨重的大货车同行,又遇到路段维护,车根本开不起来,早上8点出发,下午4点才到达。聊天知道全陪也是山西姑娘,赶忙打听一些情况,为后面几天自己的游玩收集信息,却遇到一个对家乡了解甚少的人,对北京的了解多于对山西的了解。也可以理解,离乡久了,活动范围都在“寄居地”,家乡不断变化,回来反倒是陌生人一样。
在进太原的路口,地陪出现了。圆圆脸,摸样可爱。介绍完自己,开始介绍山西概况,然后就带我们到了东湖醋厂。一番游览下来,印象深刻的事情只有一件,我们分别品尝了5年和8年的陈醋,口味厚重,我们吸着气一点一点的抿到嘴里,总部来的Robert (呢称罗卜头)短起小杯说了声“干杯”,就一饮而尽,让我们心生佩服。其实,我心理也是对山西人有敬意的,单是制造醋并且让自己生产的醋闻名全国也就很厉害了。东湖醋厂还保留着手工酿醋的工艺,如果有时间细细了解,想必会很有意思。
晚上住东华天骄,去全晋会馆吃饭。发现太原也是堵车的,而且堵得还很厉害。车恰好走建设北路又经过火车站到建设南路,这是太原的老城区,又旧又乱,听到我们的议论,导游起身解释,并介绍了太原的情况,如太原别称晋阳、并州,现在城市呈棋盘形状等等,并提醒我们观察太原火车站和北京火车站是否相似。
全晋会馆外部建筑及内部装饰均有特色,只是我们并没有吃到地道的山西菜,桌子上有毛血旺、刺身等与山西毫不相干的菜,等到终于上了两碗刀削面,肚子里已经没有地方了。此时慨叹“集中”也是有好处的,点菜采取民主,就无法保证“特色”了,时髦的说,我们吃了一桌“混搭”的菜,这里最低人均消费100元。
晚上无活动,陪同屋同事买了睡衣后,一人一只5角钱的“绿色心情”雪糕就乐呵呵地回房间了,我倒头就迷糊过去,她数次骚扰均不成,还是“山东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专题新闻让我清醒,和同事不仅为事故中的亡人感到不平,无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