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秘沧源(二)

(2006-06-30 13:45:32)
分类: 四方游记

广允缅寺和嘎里缅寺

 

沧源县与缅甸相临,过境那边便是缅甸有名的佤帮。据说在划定中缅边界的时候,边界线从寨子中央穿过,同一个寨子,线这边是中国,那边是缅甸,寨里的人每天在两个国家走来走去。还有的人,房子在中国境内,田地在缅甸那边,每天早上去缅甸种田,晚上回中国睡觉。这样的事情,我们听起来有趣,在边界上是常事了。

 

沧源县的标志是水牛雕塑,不是一只牛,是一群牛。当地人把这里趣称为“牛多多处”。在拉萨,我曾经看过牦牛塑像,名称为“高原之宝”。我们住在阿佤山大酒店,午休的时间,向酒店前台的女孩子要了张地图,去寻找“广允缅寺”。在这个云南边陲的一个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小县里,国家级的古建筑一定不能错过。通向入口的牌子已经很旧,上几级台阶就看到寺门旁的一个牌子。小门敞开着,我走了进去,寺院里芭蕉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几个孩子围着佛殿嬉闹。寺院不大,除了主殿,还有一排僧房。饶到佛殿的门口,看到一个本地的老妇人,大约五十的样子,正在收拾一些杂物。她用本地话跟我打着招呼,我完全没有听懂。也许看到我手里的相机,她以为我是记者,告诉我几个佛爷都不在,他们到山里的寨子里去了。我跟她解释了一下,朝她友好的笑了笑。她也就继续收拾她的东西了。

 

佛殿最有特点的是门口两个柱子上的盘龙,临行前在网上的照片上看到的龙还保持着原木色,今天看到的是镀了金的。他们和我在任何地方佛殿做见的龙都不同,它们气宇轩昂,保护着广允缅寺和这里的百姓。门廊顶端和两侧的壁画值得欣赏,风雨洗刷后很多图案已经不是很清楚了。门廊柱子旁有一个傣式的大鼓,也许在有法事的时候,佛爷们就会敲响它。入殿堂的门锁着,门上的木雕龙图案也比较特别,他们长着翅膀,身子和尾巴和鱼相似。透过门缝,能隐隐看到主殿里的佛像。有些看不清楚,有些不敢看,不管怎样,这样看佛有些不敬。墙上据说是有壁画的,也是寺里的宝贝。遗憾的是,这一次我只能看外观了。殿门口不远处还有一个寺门,寺门外就是住家了。俗圣相隔只是几尺。

 

嘎里缅寺离此不远,既然来了,时间也够,那就顺便看了。在一个小巷子里穿行几分钟,就看到了嘎里缅寺的门,两个寺庙的建筑风格完全一致。寺门洞开,进去之后看到一只小狗正在闲逛。见了我也不害怕,也不叫嚷。殿门口也有两条龙,不同的是这里的壁画非常清晰,柱子是用金包了的,上面刻着捐善款的人的名字。主殿的门敞开着,佛祖面目威严居高临下的看着我,殿里无人,我也无意进去打扰,在门口向佛祖拜了两拜。这个寺院显然最近进行了修缮,不但建筑保存完好,院内的绿化也很好,花木竟放。而广允缅寺虽然有名,但却显得破败。出门的时候,小狗狗又跑到我身边来嗅了嗅我,忽然一阵风来,半扇寺门吹掩了。离寺门十几步之遥的一个人家正坐在门口聊天,我经过的时候朝他们笑笑,他们便招呼我坐下,一个婆婆围着头巾,裹着裙子,牙齿稀疏,而且刚刚嚼过摈榔,牙齿间留着黑紫色,普通话却算很好。她告诉我寺里有个佛爷,也是到了寨子里。她指着她的小孙子说,这是小佛爷。小男孩大概67岁的样子,剃着光头,披着黄色的僧衣,骑在一个小车上。我们都笑了。

 

走的时候,我谢过他们,回头向寺门望了一眼。小佛爷正在巷子里奋力地蹬着小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地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