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21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翟青表示,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厉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与宪法,25部相关法律得到修订,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网易新闻10月21日)

在非凡的十年中,中国的环境治理又上了新台阶,这主要表现在各地的空气质量上,和诸多湿地建设上。在新闻联播最面的“大美中国”中,人们欣喜地看到了许多地方的湿地增多了,上面的鸟儿也多了,好空气指数也增多了。
中国是个环境大国,可以说各种各样类型的环境在中国版图上都有,山水林田湖草沙
,每样都有很大的规模。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这给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打定了良好的条件基础,富饶美丽是中国的代名词。
然而,中国也是个环境脆弱的国家,由于之前的大开发,使很好的自然环境都遭到了破坏。在十年之前,如果沿着长江走一走就会发现,江边都是工厂和商业企业,每年的排污,早已命名长江变成了污水河。
但现在不一样了,在习主席的生态文明理念发挥作用后,江边那么多排污的工厂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样绿化和公益建设,昔大美的长江现在又恢了原有的美丽,而这一切的改变,完全取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化。
生态文明这样的好结果是来之不易的,因此要倍加珍惜今天取得的成绩。但过往的情况也说明,美好的环境极易被破坏,原因在于没有严格的制度性保证,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新鲜劲过去了,经济的驱动就会产生破环境的事。
因此,对于环境的保护要靠法治的力量,因为法治是最稳定的,法治是最鲜明的,法治是最长久的,同时法治也是最得人心的。所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要将法治建设纳入其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根本上保护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