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进彪时评
马进彪时评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468
  • 关注人气:3,0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们考出大山”,这口号对吗?

(2022-10-21 10:30:58)
标签:

考出大山

时评

文/马进彪

        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是14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新闻的主人公。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大山从教。他说,走出大山不应该是为了逃离大山,相信未来山区教育会越来越好。“走出大山不应是为了逃离大山”,这应该成为山区教育、乡村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澎湃新闻10月21日)

“让孩子们考出大山”,这口号对吗?

        大山里的大人孩子都想出来,到大城市来生活,这当然不是错,因为谁都愿意向着好的地方去生活,何况他们已经在大山里生活了那么多年,而命运首先就是敢于想才能改变的,这当然是对的。

        然而,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大山里,国家为了让这些人生活得好一些,也为了他们能早日实现自由发展,国家第件都会在制度上安排很多教师和干部到大山里援助大山里的人,这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等。

       一时间,“让孩子们考出大山”成为了教育的口号,好像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是只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对大山似乎存在着一种“恨”。但这是一种错误,因为现在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还有很多,也不可能都通过高考走出大山。

       最现实的办法是,让考出大山的孩子有着更高的志向,学成后让他们重回大山,让他们用学到的知识和理念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用自己的所学发展那里的经济,共同致富,实现共同富裕,让那里的人不出大山不出家乡也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含所有人的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它一个人都不能少,因此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靠的就一定是所有人的不懈努力,这当然包括大山里的孩子们,况且,那些学习好的孩子还应当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

         谁的家乡都是美丽的,但有些也是贫穷的,而这正是新时代要改变的东西,因此,“让孩子们走出大山”这口号的含应当是学成后再重新回到大山里,用所学的知识改变家乡的一些,而不是借着高考“逃离大山”,做大山和家乡的逃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