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0时02分,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现场再救出一名幸存者,已被埋压超131个小时。根据此前通报,事发地附近有39人失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副会长吴建刚分析时指出,该自建居民楼发生倒塌事故,很可能是由于建筑地基无法承受后续加盖的两层楼房。另外,根据警方通报该楼房4、5、6层房屋的安全鉴定报告系虚假报告,工程质量检验机构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问题。(央视网5月5日)

诸多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诸多完整的家庭也犹如这座建筑一样坍塌瓦解了,这是一出无法挽回的悲剧。但悲剧本应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按照相关法规,自建房的验收也需要安全鉴定报告,经过鉴定并通过了报告才能予以合格验收,这是安全保障的基石,也是安全保障的底线,更是保障居住者生命安全的红线,而如果没有了这些保障性程序,一切就会成为违法的私搭乱建,其结果不言而喻。
然而,根据警方通报该楼房4、5、6层房屋的安全鉴定报告竟然系虚假报告,这不禁让人发问,究竟是什么人伪造了这份虚假的报告?当地相关验收部门为何居然还认可了这份虚假报告?这里面是否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利害或利益关系?
房屋的安全鉴定报告是房屋安全保障的法定“护身符”,而取得这个法定“护身符”绝不是儿戏般的容易,因为它的背后是人厚重的生命,这关系到诸多家庭的美满和完整,而并不仅仅是溥溥的几页文字,要得到它就要经过严苛而严肃的程序。但这座建筑的主人却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份法定的“护身符”,不过这样虚假的“护身符”保护的只能是这座建筑的主人自己而已,而对于更多的生命却是一种事先安排好的戏谑。
而作为当地负责验收的相关部门来说,验收就是一种职责所在,因为相关部门存在的理由就是要通过严格程序的验收来保障居住者的生命安全,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一种法定的职责,而如果没有尽到这个职责就是一种违法渎职行为。但当地的验收部门却将这个虚假报告认可了,显然这是一种失德失职失责的行为,它为那座建筑埋下了危险的伏笔,从那时开始,那些将要住进这座建筑的人就已经被置于了最危险的境地。
就目前来说,许多地方都在进行老旧房屋的改造,但这次长沙自建房倒塌事件告诉人们,不管是自建房还是老旧房屋的改造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在老旧房屋改造过程之中,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担负起自己的法定职责,落实好各种相关程序,法定的刚性程序绝不能随意减免,要认真把好事前事后的安全关,让安全理念贯穿老旧房屋改造的始终,将居住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将好事办得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