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一微信显示名称为“耿卫平局长”的人在一个74人的“工作通知群”中发言说“明天做一回吧不戴套了。”群聊截图在网上流传后引发热议。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耿卫平为邢台市任泽区住建局局长。9月23日,邢台市任泽区住建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证实,该局局长确实叫耿卫平,并且群聊中发言的几名人员也是该局工作人员。(新京报9月23日)

既然是工作群那就该是一个严肃的群,尤是政府部门的工作群中更应当谨言慎行,而不应当也将自己的私生活也带入进去。但这位局长在工作群里太过分了,因为他是局长没人敢对他的发言提出质疑,因此他就是这个群里的老大,而老大从嘴吐出个“象牙”,属下当然不敢说什么了。
但当面不敢说并不等于换个场合不能说,在私下,哪个下属都可以明断是非,对于局长吐出的黄段子每个人都会反感,因而下属们在底下交流一下也属于正常现象。但作下属的虽然在工作中是领导的手下,但对于基本是非的分辨能力却不一定比领导差,众多人同看一个人总归不会走眼。
这样的领导不懂得尊重群里的人,因为群里的人年龄不一有大有小,还有未婚的,而局长的这个黄段子把所有的人都给污染了,这当然也是不自爱的表现。而在网上也有人说,这个局长可能是发错群了,还有人猜测这个局长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工作群”,虽然这是玩笑,但出说明大多数人并不买这位局长的账,可见,大多数人的素养还是很高的,只显行局长有些低。
自从有了微信工作群,工作就很方便了很多,但一些人总喜欢在群里发一些私货,对于他们来说工作方便了,但发黄段子也方便了,在加上他们领导的身份,没人敢对他们说不。而这本身也是平时领导人“一言堂”习惯性的表达,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时不时地改姓黄谁也没办法。
但微信群并不是法外之地,在社会上该遵守的一切在微信群里都不能省略,
微信群本身也是法治社会、道德社会的一部分,因此任何人都该遵守法治道德的红线,谁破坏了它,就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因此,这样的人要给自己照照镜子,不管在什么群里说话都要好自为之,不要污染了工作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