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雷莎梅因为脱欧不利而不得不辞去首相职务前后的那段时间里,英国的一切都在变,人们对首相的期望在变来变去,对自己的倾向也在变来变去,整个舆论风向更是变来变去,唯有一个事没有变,那就是地球的引力。
12月25日,在英国举行脱欧公投的1645天后,距离脱欧过渡期结束仅仅一周,英欧双方终于在平安夜达成了“脱欧”贸易协议(全称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议),避免了无协议脱欧可能带来的乱象。(中国新闻网12月25日)

英国脱欧是场马拉松,这场超长之旅实在太漫长。对于英国脱欧,现在看起来确实已经成了个郑重其事的事,但想一想当初却不是这样。当时,对于英国公民来说这根本就是一个闹剧,直到公投那一天,大部分人才后悔起来。
因为这是来真的了,其实,他们根本没有做好主动性思想准备,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脱欧意味着什么,认为只是从此跑单邦,不跟欧洲玩过家家而已,分手才是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酿的酒自家享受。
大家也许还记得,当公投结果出来后,有一半的英国公民都在痛恨自己,当初为何脑子那么发烧,非要用这种方式来娱乐。而更加令人对大英公民不解的是,很多公民刚刚表达完后悔之后的第25个小时,就又发生了翻转,又变成喊着口号上街的支持者了。
然而,可笑的是,这并不是最后的表态,人还是那些人,仅仅是又过了10个小时,也就是睡了个懒觉的功夫,就再次发生翻转,竟然有大批公民上街要求进行二次公投,甚至有不少人要求还要有三次以上公投才行,以表达自己的悔意。真是把公投当成玩了。

对于英国来说,是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这都不是难办到的事。
而英国历史上最难办的事,就是这次脱欧,用了两位首相。当时的首相是特雷莎梅,那也是续撒切尔夫人之后的又一位铁娘子,但她再铁也没能处理好脱欧这件事。这并不是她的能力不够,而是英国人的认知总是在变变变。
就在特雷莎梅因为脱欧不利而不得不辞去首相职务前后的那段时间里,英国的一切都在变,人们对首相的期望在变来变去,对自己的倾向也在变来变去,整个舆论风向更是变来变去,唯有一个事没有变,那就是地球的引力。
对于这次达成协议,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我们拿回了自主权”。英国广播公司(BBC)则称,英欧达成贸易协议,标志着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将展开全新的一页。但这只是希望性的表态,而真正的路是否好走,这并不是他们说了算。
因为在几家具有威信的国际机构的眼里,大英帝国百年前的威仪早已荡然无存。早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英国自己就说过,仅有的航母已经养不起了,那是个吞金兽,它吃下了太多英国人的社会福利,但它的作用仅仅是随着美国当个跟班而已。

同时,它的财政也说明,航母可以养下去,但对于英国老人们的未来生活航母却不负任何责任。英国政界和高官也有人提出,与法国商量两国共用一艘航母来支撑场面,费用两国谈着看,而在国会上,这事居然被提上了议程,可想而知,内部已经虚弱到了什么程度。
英国脱欧协议达成,对于英国人来说,这个结果似乎很好听,但实际的果子也很难咽,因为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而对于英国首相约翰逊来说,五味杂陈是肯定的,但重要的是,后边意味着什么,算不算历史性的政绩?还不能定论。
不过,从眼前来说,英国脱欧终于达成协议,这也是眼前首相约翰逊的政治资本,它可能成为留给后续者的政治遗产,也可能成为一大败笔。
英欧1645天走完漫长“分手路”,但这也只是开始,因为后面还会有无尽的具体“分手情节”需要设计,面对欧盟委员会27个国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分手大师”并不好当,首相还要再脱层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