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启动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课工作。6月6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校,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自愿返校,其他年级具体复课时间由学校结合工作实际自定。6月1日起,全市普通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初一、初二年级和小学六年级返校上课。6月8日起,小学四年级、五年级返校上课,一至三年级同步做好返校准备,具体返校时间视情况另行通知。(北京日报5月13日)

该来的终于来了。自疫情发生以来,学生的学习问题最难有效解决,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还不强,而提倡的网课也只是权宜之计,因为中小学生总体上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指导。
开学,是所有家长的期盼,但在疫情之中,中小学生也是最脆弱的群体,而由于课堂上学生众多,即使保持了“社交距离”,也难免出现特殊情况。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爱动好动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天性,而要让他们做到“社交距离”,其实比考试还难。

随着疫情的持续好转,家长们也早在期待开学的到来。在这之前,社会流行着一种说法:何时中小学生开学了,就说明疫情真的过去了。可见,人们已经将中小学生的开学,看成了一种风向标。
虽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其中也有着放松警惕的隐患,因为世卫组织多次重申,病毒将会与人类长久共存。因此,对于这种“风向标”,还要客观理性地看待。

中小学即将开学,其实全社的防控任务更重了,因为中小学生并没有成年人的认知能力,他们的天性可能使之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破防控规定,而这就是给全社会尤其是老师们提出了更多的课题,这需要老师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而从社会角度来说,对中小学生们也要给予更多的关照,尤其是在公共交通上,社会成员应当给学生们带来尽可能多的方便,对他们有更多的宽容。与此同时,家长们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利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给孩子强化一些自我防护常识。

中小学即将开学,这是人们的期待,但这也是孩子们对大人们的一次“考试”,如何才能使学生们顺利地返回校园,这并不是某一方面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这尤其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的紧密配合,共同迎接好这次不同寻常的孩子们对大人们的“考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