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丑闻教授被开除:不能总让“零容忍”出现在曝光之后
12月9日,上海财经大学正式通报:对钱逢胜予以开除;撤销其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撤销其教师资格。经查,钱逢胜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极其恶劣社会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中国青年报12月10日)

师德师风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所在高校长年不懈的努力,甚至需要几代老师共同接续完成。同理,任何师德师风的滑落,也都不是瞬间的过程,表面上看,虽然仅是因为某件具体的事件,但它背后依然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
上海财经大学新近发生的事,在一些高校也发生过,而经后续报道可以发现这样的基本规律:即在事发之前,这些性侵学生的老师都曾发生过有违于师德师风的事情,甚至,有的老师曾明显地踩过红线,或有过“前科”,只是没有经过社会曝光而未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伐。

不过,就高校管理层而言,即使没有被曝光的那些“准性侵事件”,其实也在校园内成为了人尽皆知的负面事件。但一些高校在发生了这类事件之后,如果侥幸没有被社会曝光,那么校方就会选择息事宁人或者和稀泥的方式来解决,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貌似在解决一般性质的校园风波。
而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氛围,其实更助长了失德教师的胆量,他们认为,如果张扬出去,学校脸上也无光,因为自己的失德可以与校方的声誉捆绑在一起,而此时,校方的“家丑不可外扬”就会成为自己一定程度的保护层。显然,失德老师这种对学校的绑架,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符合校方某种怕事的“意愿”,切中了校方“家丑不可外扬”的软肋。

这次,上海财经大学表示,“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而这样的表示曾似相识,确切地说,就是与一些发生过同类事件并被社会曝光的那些高校一模一样的口吻。但从社会看来,校方这样的表示,其实更是给外人看的,其中有着不少的戏份,因此人们有问题要问:难道被曝光之前就不能实施零容忍吗?
所以,为了筑牢师德师风防线,维护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应有的正当权益,高校管理层就要时时严管,刻刻追责,对于那些极少数违反师德师风的老师,就应当及时地实施零容忍,而不能总让“零容忍”出现在被社会曝光之后,或让“零容忍”总是姗姗来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