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千万拍水幕电影:贫困地区需要这样的形象工程吗,监督制度的缩水
7月4日,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张家口市万全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志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前,万全区曾被曝出“耗资4000万拍水幕电影,层层转包后落实仅百万”事件。话音落下9天,张志友本人落马。万全区的前身是万全县,曾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导演陈熙所说的水幕电影项目招投标时是2018年,当时万全区尚未脱贫。(北京青年报7月5日)

按照导演陈熙的举报,斥资4000万元的项目,经层层倒手转包后,最终执行环节投入缩水为135万元。这样的倒手转包实在令人咋舌,而当时的预算是怎么出炉的,是否经过了相关审定,水幕背后的油水到底有多大,这本身就令人充满疑惑。
按常理说,一个政府公共项目的预算本成,并非只是双方或几方说了算,虽然它必需经过招标程序,但必然要有个合理的成本构成,这要经过层层审核才能放行,其中既有项目必要性的审核,也有资金使用方向和细目的审核。显然,在这个项目上,虽然有着规定的招标程序,但在这之前,缺少的却是必须的预算审核。
因此可以说,张志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落马,既包含着水幕电影背后到底能捞取多少油水的腐败问题,也包含着监督制度失守失控的问题,这使得政府公共项目的成本预算成为了一些少数人眼里的唐僧肉,也犹如他们手里的橡皮筋,想拉多长就拉多长。因而,张志友个人的违纪违法行为,仅是相关制度失控的一个表现和节点而已,换言之,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在制度失守失控的环境里,都可能成为以身试法的铤而走险者。
另外,这个项目招投标时是2018年,当时万全区尚未脱贫,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当地正在吃着国家财政的扶贫资金,当时该区的财政扶贫投入只有3300多万元,而为了一个水幕电影竟然要斥资4000万元,全区的财政扶贫资金都投进去也不够,全区的“羊毛”都要用在这个水幕电影上,显然为的就是一个形象工程,但更深的问题是,脱贫一定要靠“水幕电影”这样的项目吗?
因此,从万全区“耗资4000万拍水幕电影,层层转包后落实仅百万”这件事来看,远非仅仅是张志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这么简单的问题,这其中更折射出监督制度失守失控的问题,和贫困地区应当如何合理使用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问题,而这又涉及到诸如此类的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思路的问题,综合在一起,也就关系到了国家扶贫战略的最终质量结果。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因此,对于万全区“耗资4000万拍水幕电影,层层转包后落实仅百万”这件事来说,其实也是监督制度缩水的结果,要坚决严肃处理违纪违法的当事人,同时还要从实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找出其中存在的监督制度失守失控的问题根源,以确保按时间按质量实现2020时间表中全面脱贫的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