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拔除“保护伞“:成绩背后有隐忧,制度升级是根本

(2019-07-02 11:13:58)
标签:

广西拔除“保护伞”

成绩背后有隐忧

时评

——拔除百名民警“保护伞” :法治环境的升级是长治久安的硬核,每一次严打之后,也要有制度的更新

       近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治警纪律作风专题教育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披露了贺州市公安局部分民警充当“保护伞”一案。该案涉案民警辅警近百名,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形象和政治生态。看到曾经的同事沦为阶下囚,全区民警受到强烈震撼和深刻警醒。(中国纪检监察报7月2日)

广西拔除“保护伞“:成绩背后有隐忧,制度升级是根本

        自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以来,各地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从规律性来看,黑恶势力背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保护伞,或是民警或是个别官员,他们以权力和职务之便为黑恶势力提供各种各样的保护,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利益的黑色链条,犹如江湖生态,攻守同盟,利益相通,盘根错节。

        这次,贺州市公安局披露了部分民警充当“保护伞”一案,该案涉案民警辅警近百名。应当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从新闻深度报道中可以看出,涉案民警辅警近百名,他们在当地存在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因此这个“保护伞”被打掉之后,当地百姓会获得心中企盼已久的安全感,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起到了巨大的净化作用。

广西拔除“保护伞“:成绩背后有隐忧,制度升级是根本

        但成绩背后也有隐忧,其核心问题在于,这近百名民警辅警构成的保护伞并不是形成于一朝一夕,而是有一个从小到大,从隐蔽到公开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的量变与质变过程,折射的恰是制度环境法治环境的畸变,和滋生腐败的温床,有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和法治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与之相对应的结果,应当说,制度环境法治环境是当地“保护伞”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根系。 

广西拔除“保护伞“:成绩背后有隐忧,制度升级是根本

        这次贺州市公安局打掉了近百名民警辅警构成的保护伞,这样的成绩使人感到了法治的力量。但从更深层面来说,打掉了多少保护伞和处理了多少涉案人员虽然是令人点赞的成绩,但这并不是成绩的终点。而根本的成绩更在于,在个案的惩治之后,和每一次拔除保护伞之后,还要伴随着整体制度环境的完善和升级,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环境法治环境的提升更是保障一地长治久安的硬核。  

广西拔除“保护伞“:成绩背后有隐忧,制度升级是根本

  

          因此,对于贺州市公安局惩治了部分民警充当“保护伞”一案之后,还要再接再厉,从制度环境法治环境中找出以往存在的漏洞,梳理问题,发现漏洞,解决问题,抓早抓小,让坚守制度常态化,防患于未然方是更高的境界。而对于其他地方当然也是这样,制度环境法治环境的升级,才是再次进步的坚实基础和高位台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