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航氧气罩事件:副驾驶是否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

(2018-07-13 20:46:49)
标签:

时评

国航氧气罩下坠

——国航氧气罩下坠事件:折射常态化制度的悬浮

710日,一架由香港国际机场飞往大连周水子机场的国航CA106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紧急下降。据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通报内容,该航班在巡航阶段,飞机出现座舱高度警告,机组人工释放了旅客氧气面罩,并实施紧急下降,于北京时间2231分在大连机场安全落地,机上153名旅客, 9名机组成员,无人员受伤,飞机没有受损。经过初步调查,系副驾驶因吸电子烟,为防止烟雾烟味弥漫到客舱,在未通知机长的情况下,实际上想关循环风扇,错误地关闭了相邻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不足,客舱高度告警。(澎湃新闻713日)

国航氧气罩事件:副驾驶是否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

非常万幸,航班在急下降过程中没有造成人伤受伤。但这样的万幸并不一定每次都是必然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一次侥幸而已。因为飞机从万米高空在短时间内急降到3000米,这本身就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因为其产生的巨大失重感会引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急性发作,而对于这样的乘客由其是老年乘客来说,基本上就是一种被迫的“蹦极”运动,对身体及心理都是一种极限的挑战,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但是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副驾驶在岗位上吸电子烟,并不能熟知相关设备的位置,竟然将空调组件错误地当成了循环风扇,导致客舱氧气不足,并引发了客舱高度告警。

但这非常令人不解,因为副驾驶是机组的核心成员之一,从责任排位上讲,除了主驾驶就是副驾驶,而在特别情况下,副驾驶就是主驾驶的必须替代者,而这就需要副驾驶熟知机舱里的一切,大到设备的位置及功能,小到一个开关拉手的位置及朝向,即使在极其特别的情况下,闭着眼也应当能找到它们的准确位置才行,否则,如果副驾驶连空调组件和循环风扇都不能分清,那么人们就要问一问:这样的副驾驶合格吗?

国航氧气罩事件:副驾驶是否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

而另一方面,飞机上严禁吸烟,不管是一般意义上的香烟还是电子烟,它们在物理特征的属性上都是同等的,那就是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颗粒物,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基本常识,没人相信副驾驶连这个常识都不懂,显然,这位副驾驶是明知故犯。而在这个问题中,还包含着另一个更让人惊恐的问题,那就是副驾驶在犯这些错误的时候,正驾驶竟然毫无察觉,到底是正驾驶对这一切熟视无睹,还是已经善自离岗?

这一系列的表象看起来很简单,但背后掩藏的问题却并不简单。其一,机组成员一进入飞机即等于进入工作状态,那么他们是否可以带电子烟这样的东西进入工作岗位?其二,这位副驾驶竟然不能分清机内设备的相关情况以及位置,那么这位副驾驶在平时是否接受过必要的工作培训及细密考核?其三,在副驾驶没有能力执行安全规程的时候,正驾驶为何没有及时出现给予纠正?

国航氧气罩事件:副驾驶是否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

显然,这次发生在万米高空中的紧急下降事件,折射出的是平时在地面上的一些常态化问题,即对各种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极度漠视。而这种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漠视,其危害则远远大于吸电子烟本身的危害,因为一个是整体管理层次上的广普保障,另一个则是具体错误层次上的个体表现。显然,具体包含于整体之中,而整体制度矩阵的存在意义正是为了隔断那些具体的危险,但是,从这件事可以明显看出,安全制度及操作流程的在这个机组中早已是名存实亡了。

因此,发生了这件事之后,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当事人是必然的,但仅仅悬停于此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折射出的是整个管理制度层面的深层问题,只有将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梳理清楚了,才能使所有的安全制度落地生根,才不至于悬浮于每一件事的处理结果的表象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