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元旦即将到来:要风清气正每一天
标签:
时评2018元旦即将到来风清气正每一天 |
与平时相比,节假日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处于相对力量薄弱的时候,而此时四散的官员们由于没有了平时的直接监督,却处于相对最放松的时候。再加上中国节假日礼尚往来的人情习俗,这就使得一些官员喜欢在节假日期间做一些平时不敢做,但又舍不得、放不下的“未尽事宜”,因此,节假日期间历来都是官员违规违纪的集中冒头期,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行使监督的疲软期无奈期。
但是,自从各地针对“四风”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重视到了节假日期间集中出现的官员违规违纪问题,从而节假日期间对于官员的监督力量已不再薄弱。从每个节假日之后相关部门的通报情况来看,与明察暗访相对应的总是斩获颇丰,这是一种成绩,而巨大的成绩也会对那些喜欢在节假日期间违规违纪的官员形成巨大的“假日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官员在节假日期间对那些心里面藏着的“未尽事宜”,想而生畏甚至想而却步。因此,对于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取得的成绩应当肯定。
然而,各地越来越多的以节假日命名的廉政举措却隐含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诸如很多地方都提出过“廉洁国庆”“廉洁五一”“廉洁中秋”等各种以节日命名的廉政举措,这固然在节日之中起到了敲响警钟的作用,但是这却让社会感觉到廉政似乎只是节假日期间的事,也好像是在说只有节假日期间官员才会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更好像是在在说敲响的警钟只是偃旗息鼓的前奏而已,而要再次敲响这样的警钟则要等到下一个节日的到来。于是社会对于廉政举措的认识便会产生某种节日化的期待,而这是一种对社会不应有的误导。
另一方面,对于喜欢在节假日违规违纪的官员来说,这样的命名又使他们感到抓廉政,抓“四风”只是一个假日型的“晨钟暮鼓”,按点敲响又按点停息,只要不在节假日期间违规违纪就是安全的。在心里甚至还认为,只要不在节假日里违规违纪就是给足了纪检监察机关的面子。随后心里的那些“未尽事宜”就可能安排在平时,而由于相关部门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节假日里,平时的日子反而成了最安全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只需打一个回避风头的时间差就可以化解一切,而这实则是一种对官员不应有的误导。
抓廉政,抓“四风”,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当是一种常态化举措,而将常态化举措贴上了节假日的标签,实际上就是将常态化的制度成果退回到了非常态的层面。这样取得的成绩再大也只是量化的成绩,但不能称其为是一种制度的进步。因为对于抓廉政抓“四风”来说,成绩注定只是一时之举,现在取得的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这只是平时积累的存量,而最大的成绩就是没有任何“成绩”可言,因为常态化的举措已经制度化地遏制了违规违纪的产生,但它靠的是制度的常态化,而不是靠“廉洁国庆”“廉洁五一”“廉洁中秋”等节日化标签化的举措。
因此,抓廉政抓“四风”不宜按着日历走,如果仅盯着日历按着“廉洁国庆”“廉洁五一”“廉洁中秋”这样的思路走下去,就会在思想层面形成一种既定的“老黄历”模式,而这其实是对抓廉政抓“四风”的一种束缚,而且也是一种对日常制度的现实削弱。抓廉政抓“四风”应当制度化地落实于平时的稳扎稳打,而没必要贴上与制度无关的且过于强调节假日的“时令菜”标签。
关注《热点冷评》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