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2017-11-25 10:50:26)
标签:

时评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法律不能无动于衷

扎针、殴打甚至猥亵,最近,幼儿园“虐童”丑闻屡见报端。有统计称,今年到现在已曝出19起类似的“虐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担忧。多位法律人士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对“虐童”案的司法认定仍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容易忽视对儿童心理造成的伤害,且对施暴者的惩治较轻,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对涉事人员及相关单位的惩治力度。(中国新闻网125日)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没有大人那样的表达能力,所以幼儿园的个别管理人员就会认为对孩子实施了虐待就没人知道,进而,虐待孩子就会成为下意识的常态行为。而今年已经发生了19起类似事件,这足以说明情况的严峻性,然而,这同时也更让社会担心,除了这些已经曝出的事件之外,还有多少潜在的这类事件在发生着,这是整个冰山,还是冰山的一角?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这并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现实中的因果关系,之所以要对孩子给予最严格的保护,是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将来的命运,其实也就是孩子们现实健康成长的接续结果。因此,孩子们现在的各种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孩子们的严格保护,就是在保障国家的未来。

但从诸多类似事件可以看出,在对于孩子保护方面,还仅仅停留在表层认识上,因此也才会不断出现类似事件。这起码说明,在法律方面还没有产生应有的震慑力,然而,这也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因为对于屡次发生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从处理结果来看,要么就是给予谴责,要么就是对当事者给予辞退处理,但其实,这样的力度根本无法产生惩前毖后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法律层面来说,却也只能如此,因为扎针或殴打孩子,目前还不能构成刑法惩罚的必然要件,而且在物理伤害严重程度上,也不存在法律定性的标准,这就使得刑法难以介入其中。但是,孩子的心理创伤却是挥之不去的,即使针扎或殴打没有给孩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在孩子心里,那就是一抹阴影,它会影响孩子们的性格发育和人格定向,当然就会给国家和社会留下人口素质的缺陷。

因此,对于这类事件,并不能总是留于谴责和对当事者给予辞退处理的层面上,而应当从法律上给予严厉的惩罚。不惩其恶,涉事者就不知其恶,而这样的无罚轮回,只会使更多的孩子面临着阴影的轮回,这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不利于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而只能使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这样的道理空洞化,而这样的空洞化才是最大的可怕之处。

因而,法律不能对现实无动于衷,“问题导向”同样也是社会立法修法的逻辑起点,在这类幼儿园事件屡次三番发生的时候,就说明社会已经对现实法律提出了更新的诉求,和更高的要求,而从立法修法层面来说,这就是完善自身法律实践的社会促动力。在动态的社会中,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法律,法律的使命就是随社会而动,社会有什么样的诉求,法律就应当及时给出什么样的反馈,而法治社会的形成,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法律实践中铸成的。

关注《热点冷评》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