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酒驾被拘三个月:“黑代驾”谣传不攻自破
标签:
郎永淳酒驾被拘三个月“黑代驾”谣传不攻自时评 |
——郎永淳酒驾被拘三个月:本身就该是法治的常态化
11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郎永淳危险驾驶一案,以犯危险驾驶罪依法判处其拘役三个月,罚金人民币四千元。法院查明,2017年10月5日,被告人郎永淳聚餐饮酒后自行驾驶机动车离开,与正常驾驶机动车行驶的宋某发生刮蹭事故。经检验,郎永淳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7.9mg/100ml。经公安机关认定,郎永淳负事故全部责任。宣判后被告人郎永淳表示服从法院判决,不上诉。(法制晚报11月3日)
很多人都曾看过郎永淳主播的节目,在人们眼里,他的风格低调而平实,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而他从央视离开前后,人们才从各路媒体知道了他不幸的家庭情况,她妻子患了癌症,郎永淳需要放下很多东西,做起了照料妻子的好男人。而现在,郎永淳已是个社会人,出任某网站副总裁。在早前,某媒体对郎永淳进行的一次采访中,郎永淳曾表示离职央视出任某网站副总裁后,也开始不得不参加各种社交应酬,到处陪客户喝酒成常态。
这次,郎永淳在北京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拘役三个月,对于治理酒驾来说,这是一起标志性案例。它表明,法庭对于社会知名人士的判处,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只要是危险驾驶,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不管他是照料妻子的好男人,还是昔日的主播名人,或是现在的副总裁,在法律面前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公民。因此,这起标志性案例,其实也是对更多社会名人的一次普法式提醒。
郎永淳不是酒驾的第一人,也不会是酒驾的最后一人,对他的依法处理,应当成为法治社会的一种常态化执法,这不应当与身份发生关联。而有一些人认为,郎永淳虽然因洒驾发生交通事故,但出于他的家庭情况,是可以给予同情并理解的。并且,还有人在网上发贴传言,说郎永淳是中了黑代驾的圈套,让人家碰了瓷。在如此这般的网络传言氛围中,似乎郎永淳是个冤枉的受害,而那个黑代驾才是罪魁祸首,似乎只有这样说,才可能给郎永淳开脱责任。
而从法院审理来看,根本就不存在网传中那样的事。但这种网络传言足以说明,很多人在郎永淳酒驾行为与黑代驾设套之间还存着认识上的误区。但其实,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换言之,即使是真的中了黑代驾的圈套,那也不能自己开车,因为中了圈套并不是可以酒驾的理由。
在任何情况下,酒驾都是被禁止的,这是不以任何借口为转移的法律红线,而黑代驾属于另一个法律层面上的事,因而,即使是郎永淳真的中了黑代驾圈套,也要受到法律的处罚,而对于黑代驾的事,郎永淳则可以另案起诉,这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抵消,法律必须泾渭分明。
显然,这种网络传言,是出于对郎永淳的好意,但这非常不利于法治社会的进步。因为不管是什么人,酒驾行为并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构成了破坏,而根本上还在于,酒驾行为会对给他人带来致命的伤害,这包括社会的每一个人在内,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要有酒驾的行为在,其危险概率就会包围在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身边。
而法律就应当是公共安全的保护圈,尽管并不是每一次酒驾都一定会给他人带来致命伤害,但法律的深层价值在于防患于未然,从震慑力上给所有社会成员以安全感。法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私人订制”的情形,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都依赖于共有的社会规则,而一旦有谁突破了社会共性规则,也包括涉事者自己在内,其实大家的安全感便不复存在。因此,对于危险驾驶者来说,不管他是谁,法律对他的处罚都应当是一种常态。
关注《热点冷评》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