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酒驾被拘:法律面前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公民
标签:
郎永淳酒驾被拘时评 |
——不管名人还是总裁,法律面前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公民
10月6日,央视前主播郎永淳在北京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或将被处6个月以下拘役。而在早前某媒体对郎永淳进行的一次采访中,郎永淳曾表示离职央视出任某网站副总裁后,也开始不得不参加各种社交应酬,到处陪客户喝酒成常态。而根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处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华商报10月29日)
很多人都曾看过郎永淳主播的节目,在人们眼里,他的风格低调而平实,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而他从央视离开前后,人们才从各路媒体知道了他不幸的家庭情况,她妻子患了癌症,郎永淳需要放下很多东西,竭尽全力照料他的妻子。因而,在人们眼里,郎永淳不仅是个让人叫好的主播,而且还是一个将家庭放在重要位置的好男人。
这次,郎永淳在北京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或将被处6个月以下拘役,这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对此,一些人认为,郎永淳不是酒驾的第一人,也不会是酒驾的最后一人,对他的依法处理,应当成为法治社会的一种常态化执法,这不应当与郎永淳的家庭情况发生任何关联。还有一些人认为,郎永淳虽然因洒驾发生交通事故,但出于他的家庭情况,是可以给予同情并理解的。
由此可以看出,双方对于郎永淳的酒驾行为,有着大相径庭的看法,但本质上这是一种发生于双方意识层面的深层争议。其中一方的说法,是来自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知,它强调的是社会成员遵法守法的共性行为。而其中另一方的说法,则来自于“法外施恩”的人情意识,它强调的是对违法者身份的人情化理解,和对违法者特殊家庭情况的主观式的认同。
然而,这种“法外施恩”的个人态度偏好,其实非常不利于法治社会的进步。因为不管是什么人,违法行为并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构成了破坏,而根本上还在于,违法行为可能会带来对他人生命无情的伤害。而从他人角度来说,法律就应当是公共安全的保护圈,尽管并不是每一次酒驾都一定会给他人带来致命伤害,但法律的深层价值在于防患于未然,从震慑力上给所有社会成员以安全感。
法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私人订制”的情形,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都依赖于共有的社会规则,而一旦有谁突破了社会共性规则,也包括涉事者自己在内,其实大家的安全感便不复存在。因此,不管是谁,他的家庭情况都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只要违法,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不管是谁,都有义务遵法守法,这没有任何特殊性可言,不管是昔日的名人,还是现在的总裁,在法律面前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公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