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加成:“命”题之痛,如何化解
标签:
药品加成“命”题之痛如何化解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破除以药补医,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京华时报11月9日)
以药补医早已被社会诟病,国务院的这个意见,明确了要破除以药补医。但这个问题已不是第一次被提出,如果归纳一下目前医改过程中的关健词,无疑,“以药补医”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其中之一,因而,它既一个蝉联榜前的老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新问题。而从这“老”与“新”之间,更可看出破除以药补医的艰难程度。
之所以会这样艰难,一方面是因为医院在其中有着巨大的利益羁绊,这使医院难以迈过这道坎,当然,主观上医院也不想迈过这道坎,因为没有了以药补医,就等于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对医院来说,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新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老的机制虽然有着明显的弊端,但它毕竟能解决医院的基本运转问题,顾得了现在,顾不了将来。
而另一方面,患者面对以药补医,只能望天兴叹,虽然在公众的呼吁声中,一些医院以药补医的底气已显不足,但新的机制尚未形成的时候,即使医院是步履蹒跚,也不会轻易扔掉这根稻草。而对于患者来说,并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只要生了病,就要为以药补医“做贡献”,到哪所医院都一样。轻轻的一根稻草,在患者身上就会重如千钧,这更是患者现实层面的一种艰难,同样也是顾得了现在,顾不了将来。
因而,破除以药补医,既是医改的一道命题,也是患者的一道“命”题。而这次国务院《意见》提出破除以药补医,这是一个利好,但根本问题还在于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如何建立。这其实包含着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公立医院钱的缺口从哪补;另一个是对患者的医疗质量如何保障。很显然,如果仅仅设想在公立医院的范围内,解决这些直接问题和将来可能衍生出来的问题,那将是很难完成的事。
因此,面对医改这道命题,和患者这道“命”题,必须要多管齐下,引入市场机制,并以科学的竞争机制才能化解命题之痛。公立医院有着自身难解的成本问题,这不容回避,但是,这样的成本问题,如果置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也未必不能化解。因为越是看似复杂的问题,在市场中就越能露出它的本相,市场看不见的手,可以剥离一切似是而非的东西。
而相比之下,行政力量可以立竿见影,这虽然是它好的一方面,但却难以产生持之以恒的作用力,死灰复燃随时都可能在暗中发生,这又是它不好的一方面。所以说,以行政之力为主的公立医改,必须要大刀阔斧地进行,但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医改本身是一个千头万绪的社会综合性工程,它不应排除民间私立医院的参与,因为这是才是一个完整的竞争生态。因而,在推进公立医改的同时,还应当对民间私立医院的准入提供更大的宽松,辅以市场之力,化解“命”题之痛。
关注《力量时评》公众微信号LLSP-A 或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