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草原天路竭泽而渔时评旅游 |
被人们誉为“草原天路”的一条县级公路进入了收费时代,门票价格为50元/人。所谓“草原天路”由张北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9月投资3.25亿元建设,全长 132.7公里,是连接崇礼滑雪温泉大区和张北草原风情大区的一条重要通道。由于蜿蜒的道路配上湛蓝的天空,路两侧的村庄、梯田、沟壑、山坡,自驾经过这条路,就像亲自拉开一幅色彩饱和度极高的风景画卷。(央视5月9日)
“草原天路”是一条县级公路,它是国家路网的组成部分,其首要功能就是要保障地域间基本交通运输的需要。这条公路,虽然沿途风景如画,但那都是大自然的赐予,而并非当地政府的巧夺天工,当地政府虽然投入了3.25亿,但种公共性质的建设投资与风景无关,换句话说,既使这条路并不是很美,政府也应当给予必要的投资,因为,这是当地一条基本交通线路,政府有这样的责任。
而现在,就因为这条公路上风景如画,政府就想收取门票,这显然是当地政府“谋定而后动”的既定行为。但政府行为更应当依法进行才对,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全部由政府投资或者社会组织、个人捐资建设的公路,不得收取车辆通行费”;但当地政府可谓是花尽了心思,不能直接收通行费,干脆就贴上风景区名胜区的标签收取门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草原天路”没有得到国务院或省政府有关设立风景名胜区的批文。
因而,当地政府收取门票于法无据,是“留下买路钱”的一个粉饰性变种,政府的这个粉饰性变种,欲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变成政府利益的巧取豪夺,欲将鬼斧神工造就的自然风景,变成政府取得利益的神差鬼使。作为一地政府,当然可以考虑一方的利益,因为有了持续不断的源头之水,增加了收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民;但政府应当是最大的守法者,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当地政府却成了最大违法者。
这样的短视行为,不但不能给当地挖掘出源源不断的利益流,而且还会从根本上破坏当地长远利益的形成土壤,因为在一条公路上收取门票,也就等于拒绝了多种发展带来的稳定而持续的利益可能,这种对眼前利益的一叶障目,当然会是给长远利益带来的一塌糊涂。但从更深的层面问,为何当地政府宁肯违法也要做出这样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读,因为当政府并不是不懂得眼前利益与长久利之间的取舍关系,而是因为当地政府耐不住一届班子政绩方面的暂时寂寞。从一地政府角度来讲,当然既希望得到眼前的利益,又渴望得到长远的利益,但他们必须受制于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他们的政绩考核是以当届时间为参照,能够取得长远的利益固然是个好的向往,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当届政府为了长远利益而弱化了眼利益,那么考核结果一定会脸色很难看。因而就不如来个寅吃卯粮,至于长远利益的事,就会以烂摊子的形式留给下届班子,而当届政府只需做了只争朝夕拔苗助长的快枪的即可。
然而,一地的经济发展和长远利益的扎根,必须要靠一届一届政府的有效接力,从某种意上说,每一届政府都应当负有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责任,而不能做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有背于可持续发展的事。但现有的考核制度,只重视眼前开出的漂亮花朵,或只重视看得见的部分,而对于那些基础性的铺垫建设,和长久性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预期,则放在了次要位置。
因此,看待“草原天路”收费的事,其实并不仅仅是一地政府违法收费的事这么简单,其实呈现的是一种各地普遍存在的政绩考核制度的偏失。如果在对政绩考核方面,设计不出从长计议的制度,那么每一届政府班子,都不很难产生从长计议的思维模式,而有的,只会是此起彼伏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而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会处处受制于各地的短视效应。
关注《力量时评》公众微信号LLSP-A 或扫二维码,内容随时更新

加载中…